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爱情公寓世界 > 第107章 被忽略的线索

第107章 被忽略的线索(2 / 2)

曾小贤眯着眼看了半天:“像‘打倒’?哎不对,这笔画看着有点眼熟……哦!我表哥说过,他们学校以前有个老校工,脾气特倔,有次学生在墙上画了骂他的话,他没生气,反而在旁边补了句‘欢迎提意见’,后来那面墙就成了‘意见墙’。”

胡一菲心里一动。她隐约记得小学时确实有个姓陈的校工爷爷,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每天天不亮就来烧锅炉,课间会推着铁皮车去各班收废纸。孩子们都怕他,因为他很少说话,脸上还有块月牙形的疤,传说是年轻时跟人打架留下的。

“你表哥有没有说,那校工爷爷后来怎么样了?”她追问。

“好像是退休了吧,”曾小贤挠挠头,“我表哥说他走那天,全校学生都去送了,有人看见他布褂子口袋里露出半截红领巾,说是捡了六年学生丢的红领巾,攒够了一百条,要带回家给孙子做个小被子。”

照片上的墙面、“打倒”的残迹、沉默的校工爷爷、攒红领巾的传说……这些碎片在胡一菲脑子里打转,像散落的拼图,总差一块拼不起来。她把照片放进相框,摆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决定明天回趟母校看看。

第二天是周末,胡一菲特意早起,骑着自行车往三中附小去。老教学楼还在,只是被圈了起来,门口挂着“文物保护建筑”的牌子。她绕到楼后,果然在三楼东侧的墙面上看到了模糊的粉笔画,雨水冲刷后,“打倒”两个字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旁边却有一行更浅的字迹,是用指甲刻的:“陈爷爷,谢谢您的烤红薯。”

胡一菲的心猛地一跳。她想起来了——三年级的冬天,她总在早自习时饿肚子,校工陈爷爷每天会悄悄把烤红薯放在她教室后门的窗台上,用旧报纸包着,烫得能焐热整只手。有次她鼓起勇气说“谢谢爷爷”,老人只是摆摆手,脸上的疤在晨光里闪了闪,像块温暖的月牙。

她还想起,有天课间,班里最调皮的男生在墙上画了“打倒陈老头”,被她撞见,两人吵了一架,最后她偷偷用粉笔在旁边画了个笑脸,把“打倒”改成了“打倒饿肚子”——原来照片上的残迹,是她当年的“杰作”。

胡一菲站在墙下,阳光穿过树叶落在墙上,那些模糊的笔画仿佛活了过来,她好像又看见陈爷爷推着铁皮车经过,车斗里装着废纸,还有给她留的烤红薯,热气透过报纸渗出来,在寒冬里烙下温暖的印子。

回到家,她翻出一个旧铁盒,里面是小学时的奖状和作业本。在最底下,她找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是陈爷爷用铅笔写的,字歪歪扭扭:“丫头,饿了就跟我说,锅炉房的火总照着呢。”

纸条边缘有个小小的红薯印记,是当年不小心蹭上的。胡一菲把纸条放进相框,和毕业照摆在一起。原来那些被忽略的线索,从来都不是无关紧要的背景——教学楼的涂鸦藏着童年的善意,沉默的校工爷爷藏着笨拙的温柔,就连曾小贤随口的调侃,都是帮她找回记忆的钥匙。

曾小贤晚上回来,看见书桌上的相框,凑过去看了看:“哟,这纸条挺珍贵啊,比你那‘齐耳短发’有故事多了。”

胡一菲没理他,只是轻轻摸着纸条上的红薯印,突然明白:那些被忽略的,往往不是不重要,而是我们忙着长大、忙着赶路,把它们落在了时光的缝隙里。直到某天,某个契机,某个随口的调侃,某个旧物的提醒,才发现它们一直都在,等着我们回头,捡起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

就像此刻,夕阳透过窗户落在相框上,照片里的教学楼、纸条上的字迹、红薯印的焦痕,都在光里轻轻呼吸,诉说着被忽略了太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