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新梦 > 第289章 三足之势

第289章 三足之势(1 / 2)

燕云之地,在忠义军大刀阔斧的整顿与建设下,犹如久旱逢甘霖的枯木,焕发出惊人的生机。军制革新,政令畅通,民心归附,一个虽未正式立国、却已然具备独立政权雏形的势力,在宋、金两大巨人的夹缝中顽强地生长起来。这种变化,微妙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北地的战略平衡。

临安惊惧,毒计频出。

忠义军在燕云站稳脚跟并迅速制度化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临安,终于在沉寂的南宋朝堂引发了难以抑制的恐慌。这一次,连一向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秦桧,也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建制立规,授官牧民……这武松、卢俊义,是真要学那曹孟德,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吗?!”朝会之上,一位御史涕泪交加地控诉,“若任其坐大,则河北、河东、燕云连成一片,恐非朝廷之福,实乃心腹大患啊官家!”

赵构(宋高宗)高踞龙椅,面色阴沉如水。他可以对北方的金国屈膝求和,却绝不能容忍境内出现一个不受控制的、强大的割据势力。这比金国的威胁,更直接地动摇着他的统治根基。

“秦卿,”赵构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朕让你处置北地事宜,为何至今非但未能遏制,反让其成了气候?”

秦桧心中叫苦,面上却不得不保持镇定,出列躬身道:“陛下息怒。北地武松等辈,狡黠凶悍,更兼金虏内乱,予其可乘之机。然其毕竟起于草莽,内部绝非铁板一块。臣已多方布置,或可从中取事。”

退朝之后,秦桧回到相府,立刻召来心腹密议。

“恩相,武松势大,强攻恐难奏效,且易将其彻底推向金虏。”万俟卨阴恻恻地道,“不若……行借刀杀人之计?”

“讲。”

“金国宗干,如今与云中拔离速相持不下,后方又受武松威胁,必然如坐针毡。我等可派密使,向宗干示好,表示愿暗中提供粮草军械,助其先平内乱,甚至……默许其全力对付燕云武松。”

秦桧眼中寒光一闪:“代价呢?”

“代价便是,事成之后,金国需承认我朝划河而治之议,并……协助朝廷,剿灭河北、河东之‘匪患’。”万俟卨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

与此同时,另一条毒计也在秘密执行。大量被重金收买的细作,携带着伪造的书信、信物,潜入河北、河东乃至燕云,开始散布各种谣言:

“卢俊义不满武松在燕云独揽大权,欲自立门户!”

“梁兴、赵云认为忠义军偏心,将缴获大多运往燕云,心中不服!”

“武松欲称燕王,已暗中与金国宗干联络,换取承认!”

金国抉择,祸水南引。

燕京的宗干,同样面临着艰难抉择。正面,云中拔离速虎视眈眈;背后,燕云武松如芒在背。南宋秦桧秘密递来的“橄榄枝”,对他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太傅,南宋怯懦,其意不过是驱虎吞狼,借我之手除去武松。”幕僚分析道,“但若能因此获得南宋的物资支持,先稳住南方,集中力量击溃拔离速,再回头收拾武松,确是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