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兄弟所言极是!”张荣摩拳擦掌,“狗日的金狗自己乱起来了,正是咱们出去抢地盘的好时候!”
“机会确实难得,但亦需谨慎。”吴用恢复了冷静,提醒道,“金国虽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各地驻军犹在,如完颜彀英等统兵大将,未必会立刻卷入中枢争斗,反而可能更加警惕,谨守地盘。我等若贸然大规模出击,恐会引来强烈反弹。”
“学究顾虑得是。”卢俊义点头,“当此变局,一动不如一静。我等当趁此良机,加速内部整合,消化新附力量,巩固现有根据地。同时,加派斥候,密切监视真定府、太原府等金军重镇的动向,以及金国内部争斗的进展。待局势明朗,再谋后动。”
“另外,”我补充道,“应立即将此事通报所有与我们结盟的义军首领,稳定人心,同时提醒他们,警惕金军可能的收缩和重点防御,避免盲目乐观,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正该如此!”
战略迅速制定。忠义军一方面抓紧这宝贵的喘息时机,强化内部建设,整训军队,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将情报网络全力聚焦于金国内部,如同一只耐心的猎豹,等待着猎物露出最致命的破绽。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细节传来。兀术重伤昏迷,使得金国朝堂群龙无首。宗干联合宗辅等太祖系贵族,以及部分对兀术不满的将领,迅速掌控了燕京局势,以“肃清逆党”为名,大肆清洗兀术的亲信势力。而支持兀术的军方将领则纷纷拥兵自重,与宗干一派形成对峙。
金国这台强大的战争机器,内部齿轮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运转骤然迟缓下来。
原本蠢蠢欲动,准备再次策划围剿忠义军的完颜彀英,接到燕京传来的混乱指令和警告后,不得不按下复仇的念头,转而采取守势,全力稳固真定府周边防务,生怕后院起火。
整个河北、河东的局面,为之一松。
忠义军控制区内,人心振奋。许多原本观望的豪强、士绅,也开始主动与忠义军接触,提供钱粮,甚至送子弟入伍。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正在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生成。
然而,在这看似大好的形势之下,我心中却始终保留着一份清醒。金国内乱,固然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但乱局之中,也蕴含着未知的风险。一旦金国内部决出胜负,新的掌权者为了巩固地位,很可能会以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届时,战火必将重燃。
而且,南方的临安朝廷,在得知金国内乱后,又会作何反应?是趁机北伐,还是……继续他们那屈辱的求和?
风雨暂歇,但远未结束。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