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站在周启明那间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办公室里,将“山猫”整理的关于开源工具包数据泄露事件的初步报告,连同他自己对风险的分析和前期秘密调查的情况,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进行了汇报。他甚至坦诚了自己在发现线索后,选择暂不上报、先行秘密调查的决策过程。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运行声。周启明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红木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每一声都像是敲在陈曦的心上。
漫长的几分钟后,周启明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你知道隐瞒不报,私自调查,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吗?”
“我知道。”陈曦挺直脊背,坦然承认,“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认为这是获取更确切证据、避免打草惊蛇的最佳方式。事实证明,这个工具包背后的数据窃取网络,比我们预想的更庞大,危害也更严重。”
周启明盯着他,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头颅,看清他大脑里的每一个念头。“你赌赢了,拿到了关键证据。但你也赌上了你自己的前途。如果调查过程中出现任何纰漏,导致线索中断,或者被对方反咬一口,你现在就不是站在这里,而是在接受隔离审查了。”
陈曦沉默着,没有辩解。
周启明拿起那份报告,快速翻阅着,眉头越皱越紧。当他看到地图上标注的那些受影响的关键单位时,眼神骤然变得冰冷。
“这件事,到此为止。你提供的所有材料和线索,由我亲自接手,向上汇报并协调后续处理。”周启明放下报告,目光重新落在陈曦身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你前期的工作,我会在汇报中酌情说明。但在官方结论出来之前,关于此事,你必须保持绝对沉默,对任何人,包括‘先锋小组’的核心成员,都不得透露半个字。明白吗?”
“明白。”陈曦点头。他知道,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他无法触及的层面。
“至于你,”周启明顿了顿,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丝,“‘金梭’项目的迁移和耦合研究不能停。你需要更加专注,确保项目本身万无一失。外面的事情,暂时不用你管了。”
这既是保护,也是警告。陈曦被暂时排除在了这场即将到来的、更高层面的风暴之外。
“是。”陈曦应道,心中五味杂陈。他交出了炸弹,也交出了部分主动权。
离开周启明的办公室,陈曦感到一种虚脱般的疲惫,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至少,隐患已经被更高层知晓,国家力量即将介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金梭”这片阵地,等待风暴过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陈曦汇报后的第三天,“金梭”项目组内部,开始流传起一些关于他的微妙传言。传言内容含糊其辞,但核心指向他“行事霸道”、“独断专行”,在迁移路线图制定和耦合研究上“排斥异己”,甚至隐约暗示他可能与某些“外部势力”有过不恰当的接触。
这些传言显然经过了精心包装,听起来像是内部对工作方式的不同意见,但杀伤力极强。陈曦几乎可以肯定,这与他汇报开源工具包事件有关。郑院士,或者他背后的势力,显然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开始对他进行反击,试图从内部瓦解他的威信,甚至将他踢出项目。
陈曦没有去追查传言的来源,那只会越描越黑。他选择了最直接,也最艰难的方式——用更加无可挑剔的工作和更加透明的流程来应对。
他加大了项目进展的公开通报频率,主动邀请包括持不同意见者在内的更多专家参与技术讨论,并将耦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风险评估,以更详尽的方式向顾问团队和周启明汇报。他要用事实和成绩,来粉碎那些恶意的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