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圣眷正浓(1 / 2)

翌日清晨,皇极殿。

金钟撞响,百官入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暴雨将至的压抑,所有人都知道,昨日的大捷,不仅没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安心,反而让他那颗多疑的心,更加躁动不安。

崇祯端坐龙椅,眼窝深陷,但精神却处于一种病态的亢奋中。

“众爱卿。”崇祯的声音在大殿回荡,“京师之围虽解,然各路勤王兵马云集,良莠不齐。周爱卿,你以为当如何处置?”

周延儒出列,躬身道:“陛下,如今建奴主力未远,各路援军不宜轻撤。臣以为,当甄别留用,以备追击。”

内阁李标紧接着上前:“陛下,将士远道而来,虽然有些许过失,但勤王之心可嘉。朝廷应当先发赏银,安抚军心,再议去留。”

“赏?”崇祯冷笑一声,猛地将一叠奏疏甩在御案上,“李爱卿,你看看这些!这是顺天府递上来的状纸!山西巡抚耿如杞麾下的兵,在京畿烧杀抢掠,视百姓如草芥!还有那个梅之焕,建奴一来,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崇祯当即下令:“传朕旨意!保定巡抚樊士英等,守土有功,着即升赏。甘肃巡抚梅之焕,临阵脱逃,革职查办!”

雷霆手段,瞬间震慑全场。

这时,兵部尚书成基命硬着头皮出列。他知道,有些话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机会说了。

“陛下,耿如杞所部哗变,实因兵部粮饷不继,士兵饥寒交迫所致……”他顿了顿,咬牙切齿地抛出了那个最敏感的话题,“且陛下既严惩弃城逃跑之将,那对于血战有功却蒙冤入狱之臣,是否也该网开一面?”

大殿内瞬间死寂。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袁崇焕。

成基命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报,高声道:“锦衣卫急报,前日在后金营中被抓获的那两名‘指证’袁督师通敌的太监,已趁乱逃回京师。据二人供述,那是皇太极故意设局,让他们‘偷听’到的假消息!此乃反间计啊陛下!请陛下明察,释放袁崇焕!”

周延儒、王永光等重臣互相对视一眼,纷纷出列附议:“请陛下释放袁督师,以安军心!”

崇祯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反间计?他难道看不出来吗?

但他不能认。

认了,就是他这个皇帝昏庸,中了鞑子的奸计,冤杀忠良。他是天子,天子怎么会错?错的只能是臣子!

就在崇祯骑虎难下之际,一个阴冷的声音从班列末端响起。

“荒谬!”

礼部侍郎温体仁,大步走到殿中,目光如毒蛇般扫过求情的众臣。

“成大人,你说袁崇焕通敌是假。那我问你,他擅杀毛文龙是真是假?他引建奴入京畿是真是假?他与祖大寿拥兵自重是真是假?”

温体仁转身向崇祯跪下,声泪俱下:“陛下!袁崇焕之罪,不在通敌,而在欺君!在跋扈!若今日因反间计而释之,置国法于何地?置天子威严于何地?”

他猛地一指内阁大学士钱龙锡:“且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乃是钱阁老在幕后主使!二人结党营私,早已是司马昭之心!”

这一刀,太狠了。

不仅堵死了袁崇焕的生路,更将战火引向了内阁。

钱龙锡大惊失色,连忙跪地辩白,但崇祯眼中的寒意已经说明了一切。皇帝需要一个替罪羊,需要一个清洗异己的借口。

“够了。”崇祯冷冷打断,“钱龙锡,身为阁臣,不能匡扶社稷,反而卷入是非。准其致仕,回乡养老吧。”

钱龙锡瘫软在地,摘下乌纱,踉跄退下。

温体仁见一击得手,气焰更盛,竟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次辅韩爌:“韩阁老身为次辅,对袁崇焕一味纵容包庇,致使今日之祸,难道就没有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