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白杆援军(1 / 2)

一面白色的大旗,迎风招展,旗上一个斗大的“秦”字,龙飞凤舞!

只见一支军容严整的军队,从远处疾驰而来。

他们人人手持一种长得出奇的白色长矛,矛杆上带着铁环,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白光。

为首一员女将,银盔银甲,白马银枪,身形矫健,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下凡!

“是白杆兵!四川石砫秦良玉将军的白杆兵到了!”

不知是谁,在阵中发出了一声惊喜的狂呼。

秦良玉!

这位大明唯一以军功封侯的女将军,到了!

她没有丝毫犹豫,如同利刃出鞘,率领着数千白杆兵,从后金军薄弱的侧翼,狠狠地扎了进去!

白杆兵的战法极其特殊,长长的白杆枪可砍可刺,钩环还能将敌人拉下马。

他们结成紧密的阵型,如同一台高效的绞肉机,轻易地撕开了后金军的阵线。

秦良玉本人更是骁勇异常,手中一杆银枪使得出神入化,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无人能挡其一合之威!

内外夹击之下,战局瞬间逆转!

后金军的阵脚,彻底大乱。

皇太极见状,脸色铁青,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溃败,如同瘟疫般蔓延。

袁崇焕率领残部,一路追杀,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直追到了南海子。

眼看金兵即将背水一战,袁崇焕恐遭反噬,这才鸣金收兵。

……

广渠门下,血腥味浓得化不开。

袁崇焕顾不得包扎手臂上的伤口,先是巡视防务,安排伤员。

此战,袁军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秦良玉的白杆兵也折损了近十分之一,何可纲、祖大寿等将领,个个身负创伤。

虽是胜了,却是惨胜。

就在这时,崇祯皇帝遣心腹太监高时明,携羊酒前来慰劳。

同行的,还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正是新任兵部尚书,袁崇焕的老上司,孙承宗。

袁崇焕见到援军主将竟是秦良玉,不敢托大,肃然起敬,上前行礼。

“晚辈袁崇焕,见过秦老前辈!”

孙承宗看着有些不解的众将,抚须笑道:“你们许多人,怕是不知秦将军的威名。”

他向众人缓缓道来。

“秦将军镇守石砫四十余年,平播州杨应龙之乱,援辽东浑河血战,定奢安之乱,大小数百战,未尝一败!”

“此次勤王,秦将军更是散尽家财,充作军饷,其忠勇义烈,我辈男子,亦当汗颜!”

帐内众将闻言,无不肃然起敬,纷纷向秦良玉行礼。

孙承宗转向袁崇焕,神色凝重地问道:“崇焕,今日之战,虽胜,但敌军主力未损。若明日再攻,可有再胜的把握?”

袁崇焕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坦然道:

“老师明鉴,今日获胜,实属侥幸。我军已是强弩之末,再无力经此一场恶战。”

“日后,只能坚壁固守,以逸待劳,徐图良策了。”

......

良乡。

陈阳坐在中军大帐。

“将军,广渠门大捷!袁督师和秦将军联手,把鞑子打了回去!”

赵温带着一身寒气,快步走进帐内,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