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工部侍郎唐伯雍,感念陛下忧心国事,特进献海外奇珍玻璃宝镜一万面,于陛下的内帑!此镜清晰无比,远胜铜镜,如今在京师有价无市,一面难求!据闻市面售价已高达三百至五百两。若将此批宝镜发卖,即便保守估算,亦可得银几百万两,足可暂缓辽饷、陕西之困!”
殿内瞬间一片寂静,随即哗然。
几百万两!
崇祯皇帝先前看过镜子,知道镜子的神奇。
但是不知道这个镜子这么贵,还这么好卖!
崇祯先是一怔,随即眼中放出光来:“唐伯雍?可是那因疾致仕的老臣?他何处得来这许多宝镜?”
“回陛下,唐侍郎之婿,乃偏关百户陈阳。此子前月刚因剿灭黑山马匪有功受赏。他自南洋归来,带回此海外宝镜。此次献镜,正是陈阳之意,托臣转呈陛下,聊表忠君报国之心!”
当听到“陈阳”这个名字,以及其剿匪、献镜的举动时,崇祯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一个忠勇、能干、且掌握着一条宝贵财路的年轻武官形象。
尤其是“聊表忠君报国之心”几字,精准地搔到了他的痒处。
国事糜烂,他太需要这样既能办事、又能生财、还知心怀君父的臣子了!
一股强烈的、近乎冲动的赏识涌上心头。
就如同,上次提拔袁崇焕,连升三级时,一样的英明。
此刻,面对能直接送来几百万两军饷的“财神”,一个正六品百户的官职显得何等微末!
他不仅要赏,更要借此将这条财源牢牢握在手中,让其细水长流。
“陈阳……”崇祯龙颜大悦,“朕记得此人。几月前,剿匪得力,如今又献宝解困,忠勇可嘉,实为良臣!朕心甚慰!该如何赏赐他才好?”
他略一思索,决定将陈阳连升四级,从正六品升至正四品,总共朗声道:“陈阳献镜有功,解朝廷燃眉之急,朕心甚悦。着即升陈阳为正四品,山西都司卫佥事,以示褒奖!”
【卫所制武官品级:小旗(从七品),总旗(正七品),试百户(从六品),百户(正六品),副千户(从五品),千户(正五品),卫同知(从四品),指挥佥事(正四品),指挥同知(从三品),卫指挥使(正三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督佥事(正二品),都指挥使 (正二品 ),都督同知(从一品),左右都督(正一品)。】
【营兵制武官品级:伍长(无品级),小队总(无品级),百总 \/ 旗总(正八品),副把总 (从七品),把总(正七品),副千总(从六品),千总(正六品),都司(从三品),守备(正五品),游击将军(从三品),参将(正三品),副总兵 \/ 副将(从二品),总兵官 \/ 总兵(正二品 \/ 从一品 \/ 正一品)。】
【卫所制是世兵制“民兵后勤”体系,负责提供稳定的兵源和粮食给养,兵农合一;营兵制是募兵制“职业野战军”体系,负责应对具体战争威胁,财政供养。】
此言一出,文官队列中顿时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