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喃喃自语,声音虽小,却透露出内心的动摇。
在兴隆商行几条街外,一座气派非凡、挂着巨大”黄记”匾额的三层楼商行顶楼雅间内。
一个身着丝绸服饰、体型微胖、眼神却透着一丝阴鸷的中年男子。
他手中把玩着两颗油光水亮的核桃,发出“咯啦咯啦”的轻响。
此人,正是偏关首富,掌控着西北边贸巨大份额的晋商黄云发。
“半天…几千两白银?”
黄云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寒意,“卖的还是些…琉璃片子?查清楚了吗?那镜子,到底是什么来路?那个叫陈阳的,又是什么根脚?”
身后,一个管家模样的瘦高个躬身道:“东家,查了。镜子前所未见,绝非中原之物,确实神奇。那陈阳,是唐家庄堡的一个商人,据说去了一趟南洋,运来了这些货物。”
“南洋?”
黄云发嗤笑一声,眼神阴冷,“这镜子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呀!”
他手中的核桃捏得更紧,声音带着不容置疑和狠厉:“这镜子生意,是座金山!不能让它落在别人手里,你先去买过来,我来看一下。”
管家心领神会:“是,东家。”
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挤到前面,小心翼翼地从陈平手中接过一面镜子。
当他看到镜中自己鬓角一丝白发都清晰可见时,手猛地一抖,差点将镜子摔落。
他慌忙抱紧镜子,额角渗出冷汗,声音发颤地问:“这…这宝镜,可能久用不失光?”
陈阳自信点头:“妥善保管,可传家。”
那管家不再犹豫,立刻掏出银票:“我要两面!不,三面!”
他几乎是抢过包好的镜子,紧紧抱在怀里,挤开人群匆匆离去。
这举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真有人买?”
“一百两啊!眼睛都不眨?”
“刘管家是黄老爷家的人,他都买了,这东西怕是真的好……”
先前嘲讽的中年商人脸色变幻不定,看着那流光溢彩的镜面,一咬牙,也摸出了钱袋。
黄贵看着真有人掏出白花花的银子买那小小的镜子,脸上的嘲弄渐渐僵住。
钱友德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快步走到柜台前。
“陈掌柜,给老夫也来一面……不,来两面这小镜。”
他付钱时,手都有些微微发抖,既心疼银子,又难掩获得宝物的兴奋。
一个精明的江南客商立刻看到了商机。
成交!
成交!
成交!
就在店内因镜子而沸腾时,另一个柜台也传来了惊呼。
“着了!真着了!”
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手里捏着一根细小的木梗,梗头燃着一簇稳定的小火苗。
他满脸惊奇,看着那火苗直到快烧到手才慌忙吹灭。
“这是什么宝贝?一划就着?”
他拿着那根熄灭的火柴梗,翻来覆去地看。
陈平适时介绍:“此物名为‘自来火’,又名火柴,取火便捷,不畏微风,一盒五十支,售价五十文。”
“五十文?”
众人又是一愣。
相比于镜子的天价,这火柴的价格显得亲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