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三月,偏关城南街。
陈阳静立于兴隆百货商行新漆的门廊之下。
他目光平淡地扫过眼前喧闹的街市,对身旁躬身待命的陈平略一颔首。
陈平得令,立刻转身,对候在街边的队伍用力挥动手臂。
刹那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炸响,红纸屑如同雪花般纷飞落下。
早已准备好的舞狮队伍应声而动,色彩斑斓的狮子在锣鼓声中腾挪跳跃。
与此同时,一条长长的舞龙队伍开始穿行于偏关城的主要街道,引得万人空巷。
“兴隆百货商行开业,货通南北,物美价廉!”
二十名精挑细选、口齿伶俐的伙计在昨天都招募了过来。
在店门前齐声吆喝,声音洪亮,穿透了整个南街。
商行斜对面绸缎庄的掌柜钱友德,也闻声站在自家店门口观望。
他捻着山羊胡,眼神中带着同行相轻的讥诮。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这偏关城的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光是这里的地头蛇,就能扒掉他三层皮!”
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身边几个看热闹的小商人听到,引来几声心照不宣的低笑。
鞭炮声歇,舞狮暂退。
早已被吊足胃口的民众,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入那十开间的宽敞店铺。
钱友德犹豫了一下,终究按捺不住好奇,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跟上。
店内宽敞明亮,货物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第一批涌入的顾客瞬间被柜台后那晶莹剔透的物件吸引了全部目光。
那是一片片大小不一的玻璃镜子。
“这…这是何物?怎地如此清晰?”
一个穿着绸衫的中年商人失声叫道,手指着镜面,身体前倾,几乎要趴到柜台上。
他身边跟着的伙计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镜中自己惊愕的脸。
“妖怪!照影妖镜!”
一个胆小的老妇人吓得后退两步,差点撞到后面的人,被她儿子赶紧扶住。
“娘,不是妖怪,您看,照人清楚着呢!”
儿子虽也震惊,却强自镇定,扶着母亲的手臂微微颤抖。
陈阳站在主柜台后,面带微笑,从容不迫。
他拿起一面巴掌大的精美小圆镜,声音清晰地介绍道:“诸位客官,此乃我兴隆百货商行独有的‘琉璃宝镜’,源自海外秘技,光可鉴人,纤毫毕现。”
他顿了顿,报出价格:“此等小镜,售价白银一百两。”
“一百两?!”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先前那中年商人猛地直起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一面镜子要一百两?你怎么不去抢!”
他旁边的伙计也咋舌:“我的老天爷,一百两够买十石上好的小米了!”
他没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小镜子,竟敢开出天价。
“疯了!真是疯了!谁脑子坏了花一百两买这玩意儿?”
钱友德站在稍远处,作为绸缎庄掌柜,他见识过不少珍玩。
此刻他死死盯着那面被陈平拿在手中的小镜,心脏砰砰直跳。
他是识货之人,这镜子的清晰度远超他见过的任何西洋镜和昂贵铜镜。
“一百两…若真如此神奇,倒也不算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