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该如何回答?
告诉他那是一个危险的、需要远离的怪物?还是告诉他,那里可能囚禁着一个正在受苦的灵魂?
无论是哪种答案,对于棒梗这刚刚开始认知新世界的意识来说,都过于沉重和残酷。
而更重要的是,这声询问,以及其背后揭示的可能性,迫使何雨柱必须重新评估对聋老太太残骸的处理策略。
如果那里真的囚禁着一个受苦的意识,那么单纯地加强隔离、等待其自行消亡或被彻底吞噬,是否……太过冷血和被动?这符合“变量生态”尊重生命、守护存在的核心理念吗?
但如果贸然尝试“救援”,则可能正中幕后黑手下怀,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更可怕的侵蚀性意志,甚至引来其本体的直接干预!风险巨大,可能将整个生态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是一个道德与生存、怜悯与理智的艰难抉择。
何雨柱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他轻轻安抚着棒梗:‘那里的事情很复杂,交给……我来处理。你先去别的地方玩,好吗?’
他将一股蕴含着“探索乐趣”的温和意念导向神经网络中其他相对安全、充满生机的区域,引导棒梗的注意力转移开。
棒梗的意识光点虽然还有些困惑,但在那“探索乐趣”的吸引下,还是慢慢地飘走了,那丝悲伤的波动也逐渐平复。
安抚好棒梗,何雨柱的意识再次沉重地聚焦于后院那片被隔离的死寂区域。
他不能再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需要防范的“物体”了。那里可能存在着的“受苦意识”,让这个问题带上了沉重的伦理重量。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确认棒梗感知到的“哀求”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更高明的伪装?需要评估那被囚禁意识的状态,以及救援的可能性和风险。
但如何探测?直接突破信息屏障?那无异于强行打开保险箱,很可能触发未知的防御机制或警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那团被封存的“理念薪火”。
“理念薪火”源自“共鸣纪元”文明,其核心在于“理念的共鸣与理解”。如果……如果能以极其精妙的方式,引导一丝灶火的力量,不是去攻击或探测,而是去尝试与那可能存在的“受苦意识”进行最微弱的、纯粹的情感共鸣呢?
不去触及那侵蚀性意志,不去突破信息屏障,只是像棒梗那样,去“倾听”和“感受”那被掩盖的“哭声”?
这或许是一个风险相对较低,却能获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但这个操作,要求对“理念灶火”的掌控达到一个全新的精度,需要将火焰那磅礴的共鸣之力,约束成一丝比发梢还要纤细的、只针对特定情感频率的“共鸣探针”!
这对他和灶火而言,都是一次极限的挑战。而且,必须与“薪火入灶”的进化准备协调进行,甚至……后者或许能为前者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和能量支持?
两条原本看似独立的线索——处理残骸隐患与催化灶火进化,在此刻,因为棒梗那一声纯真的询问,意外地交织在了一起,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操作节点:对“理念灶火”进行更深层次、更精微的掌控与运用。
何雨柱深吸一口(意识层面的动作),做出了决定。
暂缓直接进行“薪火入灶”的融合尝试。优先目标,转为提升对“理念灶火”的精细操控能力,以期能安全地施展出那“情感共鸣探针”,揭开残骸内部的部分真相。
这将是一段需要极度耐心和专注的“修炼”过程。而生态内外,是否会给他这个时间?
他望向生态外部那看似空无一物、却仿佛永远有一双眼睛在凝视的虚空,心中并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