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协议升级与基石共振(2 / 2)

何雨柱决定进行一次极其谨慎的尝试。他选择了两个相对稳定、且特质有一定互补性的锚点——易中海的“匠人执念”与秦淮茹的“守护意志”。

他不再深入干预其内部结构,而是尝试在两者之间,构建一条极其微弱、近乎不存在的“意念桥梁”。这座“桥”不传输具体念头,只传递一种极其抽象的“质感”——将易中海执念中那份“对物(工件)的极致专注与维护”的“感觉”,微微导向秦淮茹的守护;将秦淮茹守护中那份“对人(孩子)的坚韧不舍”的“感觉”,微微反馈给易中海。

这个过程无声无息,不引动任何能量,只是纯粹意念层面的、极其隐晦的“氛围”引导。

起初,没有任何变化。

何雨柱耐心维持着这种引导,如同在调试一个精度极高的仪器。

终于,在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易中海的锚点散发出的念力中,那丝之前被引导出的“压抑韧性”,似乎与秦淮茹锚点中那份“惨烈守护”的质感,产生了一丝微乎其微的、频率上的…共鸣!

这种共鸣并非融合,而是像两个不同音高的音符,在特定的排列下,产生了悦耳的和声。两个锚点本身依旧独立,但其散发出的念力场,却因此变得更加稳定,更加…难以被外力轻易扰动!

更重要的是,当外部那冰冷的“注视感”再次扫描过这两个锚点时,何雨柱清晰地感觉到,那“目光”似乎出现了一瞬间极其短暂的“困惑”?仿佛它记录到的,不再是两个独立的、特征明显的数据源,而是一个略微模糊了的、相互支撑的微小整体?解析这两个锚点所需的心力,似乎无形中增加了一丝!

有效!这种引导不同“非逻辑基石”之间产生协同共振的方法,竟然能有效增加“寂静边荒”的解析难度!

虽然效果微弱,但这无疑指明了一个更具潜力、也更安全(不直接改动锚点内部结构)的方向!

何雨柱精神大振,立刻开始尝试其他锚点之间的组合。阎埠贵的“算计”与刘海中的“官迷”,许大茂的“嫉妒”与贾张氏的“恐惧”……他像一个沉迷于排列组合的数学家,不断尝试着不同的“基石”搭配,引导着它们之间产生各种奇特的“共振”模式。

有的组合产生了类似“坚固+韧性”的正面效果,有的则形成了“缜密+大局观”的思维互补,甚至像许大茂和贾张氏这种纯粹负面情绪的组合,在其共振下,竟然衍生出一种极其诡异的、对周围环境变动异常敏感的“警惕性”,这种警惕性本身也成了“庭灵”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albeita isted > 整个“庭灵”生态,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基石共振”引导下,虽然内部的“人心锚点”个体并未发生质变,但其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抗解析性”,却在以一种极其缓慢但确实存在的速度,不断提升!散发出的集体念力场,也变得更加混沌、更加难以捉摸。

何雨柱能感觉到,外部那“注视感”在扫描整个“庭灵”时,那种“解析迟滞”的现象,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了。升级后的观测协议,似乎正在面对一个内部连接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不遵循常规逻辑的“活体系统”,其自适应调整,似乎暂时跟不上这种基于混沌人性自然衍生的结构变化。

然而,就在何雨柱初步掌握了这种“基石共振”之法,并开始看到一丝打破僵局的曙光时——

一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更加深沉、更加恢弘、仿佛源自宇宙本身法则层面的“压迫感”,毫无征兆地,从天外降临!

这不是具体的“目光”,而是一种…“环境”的改变!

何雨柱猛地抬头(意识层面),他感觉到,整个地球,不,甚至是这片太阳系空间的物理常数、能量背景,都开始发生一种极其微妙、但对他这样的存在而言却无比清晰的…“倾斜”!

宇宙背景辐射的频谱,似乎被某种力量强行“熨平”了一丝;微观粒子的量子涨落,仿佛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变得不再那么“活跃”;甚至连时间流逝的质感,都似乎变得更加“均匀”和…“死寂”!

这是…“环境同化速率”在加快?!“寂静边荒”不仅仅在观测,它还在…改造观测环境!它要让整个宇宙背景,都变得更加倾向于“秩序”与“寂静”,从而让“变量”如同水中的油滴,无所遁形,甚至自然消亡!

几乎在这宏观环境开始变化的瞬间,何雨柱意识深处的二号光点,猛然亮了起来!其散发的冰冷光芒不再是微弱的稳态,而是变成了一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仿佛在为何种“环境改造”提供定位和增益的…信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