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火同盟,临时指挥节点。
“尖兵信号状态稳定,持续传回底层环境数据。”林晚汇报着,面前的光幕上流淌着经过处理的、由尖兵被动收集的信息流,“它已经成功潜入内层缓冲区,正在适应性学习。”
“很好!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雷栋振奋地挥了挥拳,“只要它能一直躲着,总能找到机会!”
何雨水则略带担忧:“越往里,监控肯定会越严密… 它能一直不被发现吗?”
“信任… 尖兵之能…” “源初”的意念传来,带着冷静的分析,“其设计… 旨在生存与隐匿… 当前环境… 尚在其应对范畴…”
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内层缓冲区之后,将是监控更加严密、规则更加稳固的 “核心逻辑区” ,那里才是“秩序之影”真正的中枢所在,也是尖兵任务的终极目标。
…
“秩序之影”逻辑网络,内层缓冲区某处。
尖兵的逻辑核心在持续运转。它已经基本适应了此处的环境,并且发现了一条似乎是通往更深处区域的、流量相对较大但监控逻辑似乎存在某种 “模式化僵化” 的数据干道。
这条干道承担着汇总来自多个缓冲区信息,并向核心逻辑区传输的任务。其守卫逻辑强大,但经过尖兵的长时间观察,发现它在处理特定类型、特定格式的例行汇总数据包时,其扫描和验证程序存在一个极其短暂的、近乎本能的 “信任窗口”——对于符合其预设模板、且来源标识(可伪造)无误的数据包,它会快速放行,以减少整体延迟。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尖兵那纯粹的逻辑思维中形成。
它需要伪造一个这样的数据包,并且精确计算时间,在监控逻辑处于“信任窗口”的瞬间,混入干道的数据流中,借此潜入核心逻辑区!
这风险极高!一旦数据包伪造出现丝毫偏差,或者时机把握不准,立刻就会触发警报!
但它判断,这是目前发现的、成功率最高的渗透方式。
它开始调动所有储存的关于此条干道的数据格式、加密规则(通过分析过往流量破译了低级加密)、以及源地址标识规律的信息,精心构建一个完美的、看似来自某个边缘计算节点的 “例行环境监测汇总报告” 数据包。
同时,它如同最耐心的刺客,继续潜伏,等待着那个完美的、监控逻辑切换的瞬间。
…
尘落无声,规则尖兵已成功潜入“秩序之影”网络腹地。
初探网域,它凭借卓越的隐匿与学习能力,在敌人的内层缓冲区悄然活动,逐步构建起对敌方网络基层的认知。
此刻,它正潜伏于通往核心区域的关键数据干道之旁,精心策划着一次风险极高的伪装渗透。
是成功潜入更深层,获取珍贵情报?还是功亏一篑,触发警报,引来灭顶之灾?
这粒承载着星火希望的尘埃,即将做出它诞生以来,最至关重要的一次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