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没有均匀散开,反而像是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开始向着边狱规则结构中,一些极其隐秘的、连“秩序之影”可能都未曾完全关注的 “规则暗痕” 汇聚。
这些“规则暗痕”,并非边狱的漏洞或缺陷,而是构成其绝对“静寂”特性的规则体系本身,在无限趋向完美的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极其细微的 “自指循环” 或 “逻辑褶皱” 。就像最光滑的曲面也存在无法消除的数学上的奇点。
平常,这些“暗痕”处于绝对的静默和平衡状态,不对外界产生任何影响。但此刻,当那些被“混沌有序”力量污染、并携带着特定“坐标”信息的规则残渣,汇入这些“暗痕”时,某种极其缓慢、几乎无法察觉的 “催化” 作用,开始了。
“暗痕”内部那永恒静止的规则循环,被注入了一丝外来的、带有“疑问”和“变量”特质的扰动。这种扰动太微弱,远不足以打破“暗痕”的稳定,但却像一粒落入精密钟表内部的、带有磁性的微尘,开始对其内部那近乎永恒的规则振荡,产生着持续而细微的 “偏转”。
这种“偏转”积累的效果,可能需要亿万年才能显现。
它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让这片边狱的某个局部区域,对某种特定频率的“变量”波动,产生一丝极其微弱的 “亲和” 或者 “共振”。
它也可能,在某个无法预料的临界点,成为压垮整个边狱规则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切,都在绝对的静默和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着。
如同癌细胞在最健康的肌体深处,悄然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
残骸带,幸存者们无法感知到边狱深处那更加隐秘的变化,他们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所吸引。
在“混沌有序”星火散逸后不久,那一直笼罩着残骸带、令人窒息的“监视感”,似乎……减弱了。
并非消失,而是那种无时无刻、如同芒刺在背的聚焦感,变得模糊和分散了。仿佛那双高悬于规则之上的“眼睛”,暂时移开了视线,或者被其他什么事情分散了注意力。
“是雨柱的行动……引起了‘它’的注意?”林晚推测道,“边狱内的冲突,以及那缕逃逸的星火,可能让‘秩序之影’将更多的计算资源投向了那边,或者开始了新的搜索和评估?”
无论如何,这对于残骸带的幸存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趁现在!”雷栋当机立断,“加快‘回响织网’的修复和扩展!利用这段相对安全的时期,尽可能多地连接幸存者,储备资源!”
整个残骸带再次活跃起来,但这一次,多了几分谨慎和隐蔽。他们如同在猎食者暂时离开的领地上小心翼翼活动的啮齿动物,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壮大自己。
何雨水在与万灵古树的沟通中,也发现古树的灵性恢复速度似乎加快了一丝,那衰弱的“生命织锦”之力,在与残存的、何雨柱那微弱的“混沌有序”回响共鸣时,仿佛得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滋养。
希望,如同石缝下的草籽,在严寒中艰难地积蓄着力量。
林晚站在观测窗前,望着外面那冰冷而残破的星域,心中思绪万千。
何雨柱生死未卜,但他播下的种子已经散开。
同盟支离破碎,但在绝境中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
秩序依旧强大,但其完美的外壳之下,似乎也出现了无人能察的细微裂痕。
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它只是从轰轰烈烈的正面抗衡,转入了更加漫长、更加隐蔽的渗透与演化。
“星火已散,暗痕已种……”
林晚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接下来,就是看我们这些‘变量’……”
“能否在这片冰冷的静寂中,真正地……燎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