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蛛丝马迹引东行(2 / 2)

“唉,能帮一点是一点吧。你也别太执着了,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周师傅叹了口气,挂断了电话。

我放下电话,站在电话亭里,久久没有动弹。心脏在胸腔里激烈地跳动着。

57号临时周转库!何大清留下的刻痕!两条线索交叉,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尽管这个地方可能已经面目全非。

李副处长知道这个地方吗?刘建新引导我去工业局会议,是否与这个“57号库”有关?

我必须去那里看看!无论如何,必须去!

但怎么去?以什么理由?那个地方在东坝以东,距离不近,需要请假。而且,我现在的行动,很可能在刘建新乃至李副处长的监视之下。

接下来的两天,我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再表现出任何异常。但在暗中,我开始利用宣传科能接触到的一些老旧地图和城市规划资料(以筹备宣传栏需要了解城市发展为借口),悄悄查找关于东坝以东区域,特别是可能标识有“57号”或类似编号的旧仓库、货场的信息。

同时,我也在准备下周三的工业局会议。我预感到,这次会议,或许不仅仅是一场例行公事。

周三上午,我准时来到工业局大院。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来自各厂矿宣传科或技术科的干部。我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低调地观察着周围。

会议内容主要是强调技术保密的重要性,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要求各单位加强宣传教育,严防技术资料和设备泄密。主讲人是工业局的一位处长,讲话四平八稳。

我一边做着记录,一边留意着参会人员。果然,我看到了李副处长的身影,他坐在前排,正襟危坐,认真听着报告,偶尔和旁边的人低声交流两句。

会议中途休息时,我起身去洗手间。在走廊里,无意间听到两个其他厂干部在一旁抽烟闲聊。

“听说了吗?上头好像要对以前一批处理不当的精密废旧物资进行追查……”

“嘘……小点声!这事可不敢乱说。都多少年前的老账了,而且牵扯到当时‘振仪’单位合并前的一些糊涂账,谁说得清……”

“是啊,特别是城东那几个临时库,当时管理混乱,东西对不上号的多了去了,现在怎么查?”

城东临时库!糊涂账!

我的心猛地一跳!他们谈论的,很可能就是“57号库”之类的地方!而且涉及“振仪”单位(振动仪器?)合并前的旧账!

这难道就是刘建新暗示的,我可能在会议上获得的“线索”?李副处长让我来,是想让我听到这些,从而相信关于“57号库”和那批物资的线索是真实存在的,进而采取行动?

我装作若无其事地从他们身边走过,没有停留,但将他们的话牢牢刻在了心里。

回到会议室,我发现李副处长似乎不经意地回头朝我的方向看了一眼,目光深邃,难以捉摸。

会议结束后,我随着人流往外走。在工业局大院门口,恰好与也要离开的李副处长碰上。

“李处长。”我打了个招呼。

“何干事,会开完了?感觉怎么样?”李副处长停下脚步,看似随意地问道。

“受益匪浅,对技术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深了。”我公式化地回答。

“嗯,认识到位就好。”李副处长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嘈杂的人群,忽然用一种近乎耳语,但又清晰可闻的声音说道:“有些过去遗留的问题,就像那些管理混乱的临时仓库,账目不清,东西对不上号……想要查清楚,需要耐心,也更需要……找准方向。盲目行动,只会打草惊蛇,甚至把自己陷进去。”

他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坐上了等候在旁的吉普车。

我看着绝尘而去的吉普车,站在原地,浑身冰冷。

他果然什么都知道!他知道我找到了“57东”的线索,知道周师傅提供了“57号库”的信息,他甚至可能连我在会议上听到了什么都知道!他刚才那番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操控——他在告诉我,我的调查都在他的视线之内,他允许我往“57号库”这个方向查,但他要掌控节奏和结果!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提线木偶,每一步都被人算计着。

但“57号库”的线索是如此真实地摆在我面前,我不能因为李副处长的操控就放弃。

必须去!但必须更加小心,要摆脱可能的监视,要准备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回到四合院,我开始默默准备。找出了何大清留下的一辆除了铃不响哪里都响的旧自行车,仔细检查、上了油。准备了一些干粮、水壶、手电筒、一把小刀,还有那根从食堂带出来的废钢筋。

东坝以东,那片十多年前的荒凉之地,如今会是什么模样?那个所谓的“57号临时周转库”,还能找到丝毫痕迹吗?

等待着我的,是最终的答案,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