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逐渐清晰——离开食堂一段时间。不是辞职,而是找一个合理的、短期的由头,暂时脱离这个环境。这样既能避开李副处长可能的进一步试探或打压,也能让我有机会从外部重新审视整件事,或许还能接触到新的信息源。
机会很快来了。几天后,厂工会下发通知,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鼓励有特长、有积极性的职工参加市里组织的“工人阶级文艺骨干短期培训班”,为期一个月,表现优异者可作为厂里文艺宣传的储备人才。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离轧钢厂和四合院都有一定距离,属于半封闭式管理。如果我能够参加,就能名正言顺地暂时离开现在的环境。
但名额有限,每个车间、部门最多推荐一两人。食堂这种后勤部门,往年这种“好事”基本轮不到。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荐人。
我想到了李副处长。他刚刚“看好”我,如果我主动向他提出想去培训班“学习锻炼,提高思想觉悟”,他会不会为了让我暂时离开视线,而顺水推舟地同意呢?这无疑是一场赌博。但如果赌赢了,我就能赢得一个宝贵的缓冲期。
下定决心后,我写了一份情真意切、充满时代气息的申请书,着重强调了自己希望通过学习提升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工人阶级服务,为厂里争光。然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李副处长办公室的门。
“进来。”
我推门进去,李副处长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文件。看到是我,他有些意外,放下文件:“雨柱?有事?”
“李处长,”我双手将申请书递过去,态度恭敬,“我看到了厂工会关于文艺骨干培训的通知,我想……我想报名参加,学习锻炼一下,这是申请书,请您审阅。”
李副处长愣了一下,接过申请书,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抬起头,目光带着审视地看着我:“你想去参加这个培训班?”
“是的,李处长。”我迎着他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真诚而渴望进步,“我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想多学习,提高一下。而且……而且最近院里的事,闹得心里有点乱,也想换个环境,静静心,更好地投入工作。”
我刻意提到了“院里的事”,既是一种解释,也是一种隐晦的暗示,表明我想暂时逃离是非之地的意愿。
李副处长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在我脸上停留了许久,似乎在权衡利弊。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我只能听到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声。
终于,他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嗯……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年轻人,要求进步,应该支持。”
他拿起笔,在我的申请书上唰唰写了几行字,然后递还给我:“我原则上同意。你把申请书交到工会去吧,就说我批了。”
同意了!他竟然这么痛快就同意了!
我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双手接过申请书,连声道谢:“谢谢李处长!谢谢您!”
“去吧,好好学习,别给厂里丢脸。”李副处长挥了挥手,目光重新回到了文件上,不再看我。
我退出办公室,轻轻带上门,直到走到无人的楼梯拐角,才靠着墙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赌赢了!李副处长果然希望我暂时离开!他是在顺水推舟,将我支开!
这虽然证实了他心里有鬼,但也为我争取到了宝贵的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我必须充分利用起来!
我低头看着手中那份批了字的申请书,仿佛握住了一张通往未知、却也蕴含着一线生机的车票。
前方的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我暂时从那张无形的大网中心,挪开了一步。
疑云依旧笼罩着李副处长,也笼罩着我的未来。但此刻,我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名为“希望”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