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谣言稍歇(2 / 2)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巨款中的相当一部分,流向了一些看似与李甫、王琛毫无关联,实则由其白手套控制的钱庄和商号,用于供养党羽、贿赂官员,甚至可能包括用于此次构陷霍凛的巨大花销。

“将这些账目漏洞与资金流向,秘密抄录整理,形成清晰的脉络图。”

永宁对秋雯和兰芷吩咐道,“不仅要让陛下看到他们贪墨,更要让他看到,这些钱用在了何处,这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与此同时,霍凛与永宁并未忘记那些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盟友。

对于李文博御史等人,霍凛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送去了亲笔书写的感谢信,言辞恳切,并未要求他们再做更多,只是表达了铭记于心的情谊,这反而让这些清流官员觉得霍凛知进退、重情义,关系更为牢固。

对于军中老将和宗室方面的支持,永宁则继续以“探病”、“叙旧”等温和方式保持着联系,巩固着这条来之不易的隐形阵线。

北疆依然是局势的关键。

霍凛命令“灰隼”和“孤狼”不惜代价,密切关注狄人动向以及韩青被软禁后抚远军的状况。

消息不断传回,狄人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争吵激烈,边境小规模冲突虽未完全停止,但大规模入侵的迹象暂时不明。

抚远军内部怨气仍在积聚,但尚未发生哗变,张贲副将的掌控似乎还算平稳。

这些信息,让霍凛对北疆大局稍感安心,但也提醒他,必须尽快解决京城的困局,否则北疆这个火药桶,随时可能被引爆。

在这多方并进的深入调查中,时间一天天过去。

霍凛的“病”似乎也拖拖拉拉,时好时坏,既没有痊愈上朝的迹象,也没有恶化到需要皇帝特别关注的程度。

这种恰到好处的“病态”,完美地麻痹了对手,也为调查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终于,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赵振带回了突破性的消息。

“王爷,找到‘妙笔张’的藏身之处了。”

赵振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就在京郊一处废弃的砖窑里,我们的人盯了几天,确认只有他一人,而且他似乎很惊慌,像是在躲什么人。”

霍凛眼中精光暴涨,“立刻行动,要活的,务必确保他的安全,拿到他的口供。”

“是!”

另一方面,永宁那边对江南织造账目的梳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条清晰的、指向李甫核心圈子的资金链条浮出水面。

谣言虽稍歇,喘息机已得。

而在这宝贵的平静之下,指向真相与胜利的线索,正被一条条地艰难挖掘出来。

一张反击的大网,正在悄无声息地编织,只待那最后一根线索到位,便可收网擒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