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公主忧心(2 / 2)

二则是韩青将军目前真实处境如何,军中对此事是何反应。”

一道道指令,如同蛛网般,从看似已被封锁的镇北王府悄然蔓延出去。

永宁就像一位在悬崖边指挥若定的棋手,于绝对的劣势中,调动着一切可能调动的微小力量,试图在铁板一块的困局中,撬开一丝缝隙。

她知道,这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无论是联系苏嬷嬷,还是动用京兆尹的关系,亦或是启用隐藏的“夜不收”,一旦被政敌察觉,都将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被扣上“串供”、“阴谋反扑”的更大罪名。

但她别无选择。

在等待各方消息的煎熬中,永宁也没有闲着。

她反复回忆着朝堂上刘明呈递证据时的每一个细节,回忆着那羊皮纸碎片和信件被描述的特征。

“羊皮纸,北狄王庭专用。”她喃喃自语,忽然,她想起霍凛曾跟她提过,北疆气候干燥,狄人贵族使用的羊皮纸为了防虫防腐,会用一种带有特殊气味的药草浸泡。

“那种药草,带着淡淡的苦杏味,中原罕见……”

她立刻吩咐秋雯:“想办法,看能否接触到经手过那‘证物’的太监或侍卫,哪怕只是远远闻一下,确认那羊皮纸是否有苦杏味。若无,则其来源可疑。”

还有那笔迹。霍凛批阅文书,有一个极细微的习惯,在写“捺”笔的末端,会有一个几不可察的、向内回钩的小动作,这是他年少时养成的、连他自己都未必注意到的特点。

模仿笔迹者,能模仿形,却未必能模仿到这种融入骨血的神韵。

“若能有机会,亲眼看一下那些伪造的信件就好了。”永宁心中暗忖,但这几乎是痴人说梦。

时间在焦灼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王府外禁卫森严,府内人心惶惶。霍凛依旧将自己封闭在书房,拒绝与永宁交流,那是一种雄性在绝境中,不愿将脆弱示于挚爱之前的固执,也是一种对自身无力改变的现状的极端愤懑。

永宁理解他,却更心痛他。

她知道,他背负的,远比她想象的更多。

就在永宁几乎要感到绝望之时,几缕微弱的回音,终于透过那密不透风的墙,悄然传了回来。

先是秋雯那边,苏嬷嬷冒着极大的风险,再次通过秘密渠道递出一句话:“花房新进数株异域奇花,香气浓烈,需慎防。”

这是在暗示,宫内近期确有身份特殊、可能与狄虏有关联的人活动,且与某些位高权重者过从甚密,需格外小心。

紧接着,兰芷也带来了她兄长冒险打探到的模糊消息:京中确实有一位技艺高超、但脾性古怪的仿写先生,近日似乎接了一单“大生意”,闭门谢客多日。

而其住处,与王琛一位远房侄子的宅邸,仅一街之隔!

最后,也是最让永宁精神一振的,是赵振带回了“灰隼”用性命担保送出的密报。密报极为简短,却字字千钧:

“北疆确现冒充信使,持伪令欲见韩将军,已被识破扣押。韩将军被软禁于府,抚远军群情激愤,恐生变。狄人边境异动,疑为配合。”

冒充信使,韩青被软禁,边军激愤,狄人异动。

这一切,都与太后之前的警告和李甫等人的构陷计划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

永宁握着那张小小的、仿佛带着边关风沙与血腥气的纸条,指尖抑制不住地颤抖。

这不是悲伤,而是终于抓住敌人尾巴的激动,是看到了绝境中一丝微光的希望。

李甫他们,不仅要构陷霍凛通敌,更是要借此机会,彻底激怒北疆边军,甚至可能引动狄人入侵,造成霍凛“里通外国”导致边关大乱的假象。

其心可诛,其计毒绝。

必须立刻行动,必须在北疆生变、三司会审定案之前,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找到那伪造证据的核心破绽。

永宁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座禁锢着霍凛的书房,眼中充满了决绝。夫君,你再忍耐片刻,我定会撕开这漫天阴霾,还你清白。

公主忧心,暗查探。于无声处,惊雷已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