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旧敌聚首(1 / 2)

韩青被弹劾的风波,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冷水,瞬间炸裂开来,成为京城上下瞩目的焦点。

镇北王府虽第一时间上表力保,态度强硬,但皇帝的态度却暧昧不明,既未立刻下旨严办韩青,也未出言安抚霍凛,只是将弹劾的奏章留中不发,同时下令由三法司会同兵部,“详加核查,勿枉勿纵”。

这看似公允的处置,实则将霍凛与他的心腹大将置于了被审查的砧板之上,也让那些暗中窥伺的政敌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皇帝内心深处那乐于见到霍凛势力被削弱的倾向。

暗流,在“核查”的遮掩下,涌动得愈发湍急。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位于京城西区,一座看似不起眼、实则戒备森严的别院密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或阴沉、或精明、或贪婪的面孔。

为首者,正是被霍凛视为头号政敌,虽因之前种种略有受挫,但根基犹在、党羽众多的李甫。

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影响力不容小觑。此刻,他端坐主位,手指缓缓捻动着一串紫檀佛珠,眼睑低垂,仿佛老僧入定,唯有偶尔开阖的眼缝中泄出的精光,显示着他内心的盘算。

坐在他下首的,是户部尚书王琛,他面色略显焦躁,压低声音道:“李公,陛下将韩青之事压下,命三法司核查,这分明是还想留着霍凛这头猛虎看家护院,又不想让它爪子太利,我们费尽心机弄出的那些‘证据’,若被他们细细核查,恐怕……”

“王尚书稍安勿躁。”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周勉,他依旧是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嘴角却噙着一丝冷笑,“核查?三法司里,难道就没有我们的人?大理寺少卿张纶,可是李公的门生。兵部派去协查的,是刘侍郎。这核查的过程,可操作的余地大得很。”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继续道:“即便最终查无实据,动不了霍凛的根本,但只要这‘核查’拖上三五个月,韩青就得在北疆停职待参,抚远军必然人心浮动。霍凛在京中,手伸不了那么长,时间一久,他在军中的威信自然受损。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之一吗?”

王琛闻言,神色稍霁,但仍有顾虑:“话虽如此,可霍凛毕竟军功卓着,圣眷未衰,仅凭一个韩青,恐怕难以撼动其根本。陛下今日能保他,明日未必不会。”

“所以,仅靠韩青一事,还不够。”李甫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我们要的,不是一时挫其锋芒,而是要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密室内的空气瞬间一凝。

李甫抬起眼,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除了王琛、周勉,还有几位或是依附于他的官员,或是在霍凛封王后利益受损的宗室旁支代表。

“霍凛倚仗者,无非三样。”

李甫伸出三根手指,“其一,北疆军权与军中威望;其二,赫赫战功与‘忠勇’之名;其三,便是与永宁公主的联姻,使其兼具宗室之亲。”

“我们要做的,便是将这三样,一样一样,彻底摧毁。”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森然的杀意。

“针对军中,韩青只是开始。”

李甫看向周勉,“周御史,那些关于霍凛纵容部下劫掠边民、默许军中私设刑堂处决俘虏的流言,可以放得更猛一些,细节要更‘真实’。同时,想办法让几个‘苦主’来京城告御状,最好能闹得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