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烽火传讯(1 / 2)

时光如流水,在担忧、算计与坚守中悄然滑过。

京城的寒冬依旧凛冽,镇北侯府内的气氛却因永宁近期的果断应对而稍显缓和,虽仍不敢有丝毫松懈,但至少那令人窒息的连续暗算暂告一段落。

然而,永宁的心始终悬着,那根最敏感的弦,依旧系在千里之外的北疆凉州。

这一日,天色刚蒙蒙亮,一阵急促得不同于往常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般由远及近,踏破了京城清晨的宁静。那马蹄声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急促与兴奋,并非奔赴战场的沉重,而是传递喜讯的轻快。

“捷报!凉州大捷!八百里加急捷报!”

嘹亮的呼喊声沿着朱雀大街一路传来,马上骑士背插三根染成喜庆红色的羽毛,风尘仆仆却满面红光,所过之处,引得早起的人们纷纷驻足侧目。

“捷报!镇北侯霍凛率军于凉州城外五十里处黑风峪设伏,大破北狄左贤王主力。歼敌万余,俘获无数,左贤王仅率残部狼狈北遁!凉州之围已解,北疆大捷!”

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整个京城炸开了锅。

起初是难以置信的寂静,随即,震天的欢呼声从街道两旁响起,迅速蔓延至全城。

“赢了!我们赢了!”

“霍将军神威!”

“天佑大梁!”

茶楼酒肆的伙计迫不及待地挂出喜庆的红灯笼,小贩们敲锣打鼓,百姓们奔走相告,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连日来因战事而压抑紧张的气氛,在这一刻被彻底释放,捷报如同温暖的春风,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与阴霾。

镇北侯府自然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当那传令兵在侯府门前高声宣读捷报时,所有聚集在门口的下人、护卫,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互相拥抱。老管家霍忠更是老泪纵横,仰天喃喃:“老侯爷,您看到了吗?少爷他…他又打赢了!”

永宁正在房中用早膳,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兰芷、秋雯几乎是冲进来的、语无伦次的禀报时,手中的银箸“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

她猛地站起身,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几乎要蹦出来。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暖流瞬间席卷了她的全身,冲垮了连日来的所有疲惫、担忧与压抑。

赢了!他真的赢了,黑风峪大捷,解了凉州之围。

眼前似乎又浮现出点将台上他那挺拔如松、立下“虽远必诛”誓言的身影。

喜悦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滑落。那是如释重负的泪,是骄傲自豪的泪,更是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深切牵挂得以安放的泪。

“快!更衣!准备香案,开中门。”永宁声音哽咽,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明亮与激动。她要亲自到府门前迎接捷报,要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这份来自远方的胜利喜悦。

整个侯府顿时忙碌起来,张灯结彩,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灿烂笑容。先前所有的阴霾仿佛都被这捷报一扫而空。

然而,当最初的狂喜渐渐平复,当永宁跪接完捷报,回到略显空荡的正厅时,那份欣喜之中,却悄然渗入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尤其是当她细细阅读捷报中那些被欢呼声淹没的细节之后。

捷报中提及:“……霍侯爷亲率精锐,冒雪迂回,于黑风峪设伏,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激战竟日,终获全胜然我军亦伤亡颇重……”

“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伤亡颇重”这些字眼像一根根细针,轻轻刺痛了永宁的心。她能想象到那场伏击战的惨烈,风雪交加,短兵相接,他作为主帅,却冲杀在最前线那该是何等的凶险。他是否受伤?那些熟悉的、曾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又有多少埋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