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胡雪岩吃亏(1 / 2)

高和目光在那封沾泥的急报上停了一瞬,终是轻轻一抖拂尘,笑纹重新堆回眼角:

“李大人谨慎,咱家岂会不识好歹?

既如此,便依大人安排。

但愿日落之前,能安然抵驿。”

李方清躬身一礼,翻身上马。墨骓打了个响鼻,铁蹄踏起碎金般的尘土。

他回身望向高和,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喙的笃定:

“日落之前,必到。”

然而,改道真正的算盘,却藏在李方清的袖里:

他要把这条“绕远”的岔路,踩成一条日后通商的捷径。

……

前方四十里,青槐驿外的小城——渭垣——此刻正热闹得像一口滚开的锅。

胡雪岩早已候在城门口。

他今日穿一件月白暗花缎袍,腰束玉绦。

手里却摇着一把廉价的蒲扇,扇骨“哗啦啦”地替他把一城目光都聚到自己身上。

身后,二十峰骆驼一字排开,覆着燕赵云锦、鹿皮、桃花酿,像一条五彩的河。

城门洞里,渭垣最大的绸缎商乔三爷踮脚张望。

见胡雪岩,立刻迎上来,笑得眼角褶子堆成一把折扇:

“胡大掌柜,日头才斜,您就把货全摆到城门口,是怕我们渭垣人抢不着?”

胡雪岩扇子一收,拱手:

“乔三爷,您这话可折煞我。

咱们燕赵初来贵地,先拜码头。

今日只带三车样货,余下的大队还在后头——走的新道,稳当,也快。”

乔三爷一听“新道”,两眼放光:

“可是西北塌方那条老官道之外的新岔路?”

“正是。”

胡雪岩压低声音,

“那路比旧道平二十里,沿途无山匪、无厘卡。

若三爷肯领头试一脚,今后渭垣的绸缎往南,比往年快三天到燕赵,价码自然抬得动。”

旁边粮商魏老爷也凑过来:

“胡掌柜,我渭垣今年麦收好,可正愁运不出去。

若新道真如此顺,我愿出二十车新麦,换你们十坛桃花酿,再搭两匹云锦给夫人做秋裳。”

胡雪岩朗声一笑,扇子啪地展开:

“诸位肯赏脸,雪岩求之不得!

我已命人在望河楼设下小宴——品酒、看锦、谈章程。

酉时之前,把合约、脚力、厘金一次说清,如何?”

乔三爷与魏老爷对视一眼,齐声应道:

“就依胡大掌柜!”

于是骆驼铃响,一行人往望河楼去。

楼头旌旗猎猎,楼上丝竹未起,渭垣的商人贵族们已把算盘拨得噼啪作响——

他们并不知道,今日这场热闹的“地头宴”,不过是李方清棋盘上落下的第一颗闲子。

望河楼二楼雅厅,檀木长案上铺着湖绸,绫罗、纸墨、刀剑、琉璃盏依次排开,像一条小小的五色河。

胡雪岩拱手,笑意温润:

“乔三爷,规矩我懂。

既到贵地,理应先拜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