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92章 葫芦的新爱好:收集太行山石头

第92章 葫芦的新爱好:收集太行山石头(1 / 2)

抵达延安后,龙渊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他详细汇报了在冀南和华南进行敌后斗争的情况,尤其是如何依靠群众、结合闹闹的特殊能力开展各种“非对称”作战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这些闻所未闻的战例和经验,让听取汇报的同志们既感到惊奇,又深受启发。组织上安排他先在延安学习、休整一段时间,熟悉陕北的环境,同时研究一下他的“特殊能力”在西北这种独特环境下可能的应用方向。

然而,对于闹闹来说,陕北的黄土高坡实在算不上一个舒适的家。这里干燥、贫瘠,与它那喜好生机与湿润的草木本源格格不入。虽然它在努力适应,但龙渊能清晰地感觉到,闹闹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低功耗”的沉寂状态,传递来的意念也带着一种无精打采的慵懒,连那翠尾幼兽的虚影都很少浮现了。它就像一株喜水的植物被移栽到了沙漠,虽然生命力顽强不至于枯萎,但也绝谈不上茁壮。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龙渊被安排去拜访一位地质学家,了解陕北的矿产和土壤结构,希望能对改善边区生产条件有所帮助。这位姓王的地质学家,是个风趣健谈的老头,听说龙渊来自南方,便热情地拿出自己收藏的各种矿石标本给他看,讲述它们形成的原理和特性。

当王老拿起一块来自太行山脉、颜色深暗、质地异常坚硬的燧石,讲述其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内部结构紧密,蕴含着大地古老力量时,龙渊胸口的葫芦,突然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但清晰可辨的悸动!

那是一种好奇的、带着探究欲望的波动,与之前在黄土高坡上的沉寂截然不同。

龙渊心中一动,接过那块燧石,仔细感受。果然,闹闹的意念变得活跃起来,仿佛一个昏昏欲睡的人被注入了醒脑的清香。它似乎在“感知”这块石头内部那稳定、古老而坚硬的能量结构,一种与南方草木的鲜活柔韧、水的流动变幻完全不同的质感。

“王老,这块石头……能送给我吗?”龙渊试探着问。

“哦?龙同志对石头感兴趣?”王老有些意外,但很爽快,“拿去拿去!这太行山的燧石,硬得很,老百姓以前拿来打火,没啥稀奇的。”

龙渊道谢后,将这块巴掌大的燧石握在手中。他能感觉到,闹闹的意念更加清晰了,仿佛在小心翼翼地“触摸”和“阅读”着这块石头。它传递来的不再是慵懒,而是一种发现新玩具般的兴致。

从那天起,闹闹似乎找到了在陕北排遣“寂寞”的新方式——收集和研究各种石头。

龙渊也来了兴趣,他开始有意识地带着闹闹,在延安周边、在延河河滩、在被雨水冲刷出的黄土沟壑里,寻找不同形状、颜色的石块。闹闹的感知力在辨别这些“死物”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它能轻易分辨出两块看似相同的鹅卵石在内部结构、矿物成分和形成年代上的细微差别。

它对那些结构稳定、蕴含特殊矿物(如石英、磁铁矿)或者经历过强烈地质活动(如火山岩、变质岩)的石头格外感兴趣。每当龙渊找到一块让它“满意”的石头,闹闹就会传递来一阵欢快的波动,然后引导龙渊将其贴身放好,或者干脆由它直接“收纳”进葫芦内部那个玄妙的空间里——那里原本主要存放一些作为“坐标引子”的小物件,现在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型的“石头收藏馆”。

龙渊发现,在接触和“研究”这些石头的过程中,闹闹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它那原本因环境不适而有些萎靡的灵性,逐渐恢复,甚至变得更加凝练和沉稳。它传递来的意念中,开始偶尔夹杂一些关于“坚硬”、“稳定”、“厚重”、“古老”的概念,这与它在南方时传递的“生长”、“流动”、“鲜活”等意念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那只翠尾幼兽的虚影再次出现时,似乎也少了几分在南方的跳脱灵动,多了一丝蹲踞在岩石上、审视大地的沉稳。它有时甚至会用虚幻的爪子,去拨弄龙渊放在面前的那些石头,琥珀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