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阙:钟鸣鼎食
计议已定,宁瑜与三位老儒分头准备。
宁瑜再次隐匿身形,来到钟楼之下。楼外果然有数名气息阴冷的修士守卫,显然是司空乐正的人。他并未硬闯,而是绕到钟楼后方,寻了一处守卫视线死角,身形如羽毛般飘然而上,悄无声息地落在钟楼顶层。
那青铜巨钟近看更是宏伟,钟体上铭刻着《礼记·乐记》篇章,虽被锈迹覆盖,仍可辨其庄重。钟内贴满了那漆黑的符纸,散发出令人不适的邪异波动。
宁瑜凝神静气,双手掐诀,体内灵力与浩然正气交融,化作一道纯白中带着金芒的光华,凝聚于指尖。他要以最纯粹的正气,瓦解那污秽的禁制。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他心中默诵文天祥的《正气歌》,指尖那点光华愈发璀璨,随即轻轻点向那层层叠叠的黑色符纸中心!
“破邪!”
嗤——!
如同沸汤泼雪,那黑色符纸遇到纯白金光,瞬间燃烧起来,发出凄厉的鬼啸之声,黑气疯狂涌出,试图反扑,却被那煌煌正气死死压制,迅速化为灰烬!
一张,两张……符纸接连焚毁!那压制钟灵的邪异力量飞速减弱!
就在最后几张符纸即将被破除的瞬间,远处司空乐正的府邸中,猛地传出一声惊怒交加的厉啸!
“何人敢坏我法阵!”
一股强大的、充满暴戾浊气的神识瞬间锁定钟楼,一道黑影如疾电般破空而来,正是那司空乐正!他感应到禁制被触动,立刻中断修炼,杀气腾腾地赶来!
与此同时,钟楼上最后一张符纸化为飞灰!
嗡——!
青铜巨钟仿佛从漫长的沉睡中苏醒,发出一声低沉却充满喜悦的嗡鸣!钟身之上,锈迹片片剥落,露出
“不好!他要撞钟!”司空乐正脸色剧变,隔空便是一掌拍出,一道由浑浊魔音凝聚的黑色巨掌,裹挟着刺耳的尖啸,向宁瑜与古钟狠狠抓来!他要阻止钟声响起!
“此时不响,更待何时!”宁瑜朗声一笑,不闪不避,并指如笔,以自身磅礴灵力为墨,在虚空中写下一个大大的“礼”字!
字成,金光万道,如同旭日东升,带着不可侵犯的庄严秩序之力,轰然撞向那黑色巨掌!
轰隆!
金光与黑掌在空中猛烈碰撞,魔音尖啸与正气梵音交织,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气浪翻滚,将钟楼顶层的瓦片都掀飞不少!
那黑色巨掌在蕴含秩序之力的“礼”字冲击下,寸寸碎裂,化为乌有!
而就在这碰撞的余波中,宁瑜袖袍一拂,一股柔和的力道撞向那已然复苏的青铜巨钟!
“铛——!!!”
一声洪亮、悠远、庄严肃穆的钟声,如同压抑了千百年的巨龙长吟,骤然响彻整个雅音郡!
钟声恢弘正大,蕴含着涤荡邪祟、安抚人心的无上力量,如同清泉流淌过干涸的心田,如同阳光驱散了弥漫的迷雾!
刹那间,那笼罩全郡、无处不在的靡靡魔音,在这煌煌钟声的冲击下,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冰雪,瞬间瓦解消散!清韵阁中那浮华的乐舞戛然而止,宾客们如梦初醒,面面相觑,不知自己方才为何如此失态。
郡守府中,沉迷宴乐的郡守被钟声震得手中酒杯掉落在地,那被魔音麻痹的神智恢复了一丝清明,脸上露出茫然与思索之色。
街道上,那些原本焦躁易怒的行人,在听到钟声的瞬间,只觉心头那股无名火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变得平静了许多,争吵声也停了下来。
而早已准备就绪的孔祭酒、孟博士、荀博士,以及他们联络到的数十位尚有正气的学子乡绅,此刻正聚集在学宫广场之上,在钟声响起的刹那,齐声诵念《大学》篇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朗朗读书声,汇入那恢弘的钟声之中,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更添其浩然之势!声音所及之处,魔音退散,浊气消弭,人心渐安!
“不——!”司空乐正发出绝望的咆哮!他感觉自身与那黑色古琴的联系正在被钟声与读书声强行切断,赖以修炼的浊气来源瞬间枯竭,更有一股反噬之力沿着神识袭来,令他气血翻腾,几欲吐血!
他死死盯着宁瑜,眼中充满了怨毒:“坏我大道,我与你不死不休!”他猛地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在那黑色古琴之上,琴身幽光大盛,发出尖锐刺耳的魔音,化作无数狰狞的音符利刃,铺天盖地射向宁瑜!这是他拼死一击!
“冥顽不灵!”宁瑜面色一肃,双手虚抱,如揽太极,周身气息与那煌煌钟声、朗朗读书声融为一体,引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尔以魔音乱序,以邪律坏和,安敢称乐正?!”
他声如洪钟,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天地至理,化作无形的律令!那漫天射来的音符利刃,在这蕴含秩序与和谐的律令之声中,如同遇到了克星,纷纷凝滞、扭曲,最终砰然碎裂,消散于无形!
而司空乐正本人,则如遭重锤击胸,猛地倒飞出去,重重砸在钟楼墙壁上,那架黑色古琴也随之哀鸣一声,琴弦尽断,灵光尽失,变成了一堆废木。
司空乐正修为被废,邪功反噬,萎顿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钟声依旧在回荡,读书声愈发响亮。越来越多的百姓走出家门,聚集到学宫广场和钟楼附近,他们听着这久违的、让人心安宁的钟声与圣贤之言,回想起这些年的浮躁与混乱,脸上露出了恍然、羞愧与感动交织的神情。
郡守也在护卫的簇拥下匆匆赶来,看到眼前景象,尤其是那瘫软在地的司空乐正和回荡不息的正气钟声,他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冷汗涔涔,羞愧难当。
宁瑜收起神通,对赶来的郡守与三位祭酒道:“礼乐之兴,关乎世道人心。魔音虽破,然人心浮躁非一日之寒。望郡守与诸位先生,能重开学宫,复兴礼乐,以正声化民,以古礼成俗,使雅音郡,名副其实。”
郡守与三位祭酒皆躬身应诺。
此后,雅音郡开始了拨乱反正。司空乐正及其党羽被依法查办。学宫重启,钟声每日按时响起,教化百姓。郡中礼乐,重新回归中正平和之道。
宁瑜在雅音郡又盘桓了月余,应孔祭酒之请,在学宫讲学数次,阐述礼乐真义与修身之道,听者如云,受益匪浅。
临行前,孔祭酒代表全郡士绅百姓,赠予宁瑜一卷亲手抄录的《乐记》。
“先生大恩,雅音郡永志不忘。此卷虽陋,却是我等重归礼乐之始,愿先生不忘此地正音。”孔祭酒郑重道。
宁瑜接过书卷,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诚心与期盼,笑道:“礼乐在心,不在外物。愿此地钟声常鸣,正气长存。”
他转身离去,那恢弘的钟声与清朗的读书声,依旧在身后回荡,为他送行。宁瑜知道,这座古城,已经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根脉。而关于秩序、和谐与教化的思考,也将伴随他未来的旅程。
(第一百二十一话 《礼鸣鼎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