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进入文庙后院,那间守卫森严的密室映入眼帘。密室石门紧闭,门上刻画着扭曲的墨色符文,隐隐有黑气流转,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吸力。
宁瑜能感觉到,密室内有一股强大的、阴冷的精神力正在盘踞,正是那“玄墨先生”。同时,他也清晰地感知到,在密室下方,噬魂碑的基座处,一股纯净而痛苦的灵性正在挣扎,那便是被囚的墨魂。
他并未直接强攻密室,那样会立刻惊动玄墨先生,恐其狗急跳墙,伤害墨魂。他的目标是先切断噬魂碑与玄墨先生及墨魂的部分联系。
宁瑜来到噬魂碑下,碑身那砚台与巨笔的浮雕在月光下泛着幽光,吸摄之力如同漩涡。他盘膝坐下,双手掐诀,口中默诵《清静经》,周身散发出澄澈清光,如同在污浊的墨海中投入一颗明珠。清光扩散,暂时隔绝了噬魂碑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神魂之力的抽取。
同时,他分出一缕极其精纯的神识,如同最纤细却最坚韧的丝线,沿着噬魂碑与地下墨魂的连接通道,逆向探入,小心翼翼地接触那被封印的墨魂。
“莫怕,吾乃助你脱困之人。”宁瑜以神念传递安抚之意。
那墨魂原本充满痛苦与戒备的灵性,感受到宁瑜神念中的中正平和与守墨令的熟悉气息,顿时如同迷途的孩子找到了亲人,传递出急切与期盼的情绪。
“守墨者文渊已在外接应,待我破开封印一角,你便循守墨令指引冲出!”宁瑜交代道。
随即,他运转法力,指尖凝聚一点破邪金光,凌空画出一道“解缚符”,悄无声息地印向噬魂碑基座处那封印最薄弱的一点!
“嗡!”
噬魂碑剧烈一震,碑身黑光乱窜!密室内的玄墨先生立刻被惊动!
“何方宵小,敢动我法宝!”一声厉啸自密室内传出,石门轰然洞开,一道黑影如电射出,携带着滔天魔气与漫天墨色符篆,直扑宁瑜!那是一个面容阴鸷、身着玄色道袍的中年修士,眼中墨光流转,充满了暴戾与愤怒。
宁瑜早有准备,在那玄墨先生冲出密室的瞬间,他猛地加大法力输出,解缚符金光大盛,瞬间撕裂了封印一角!
“就是现在!”宁瑜对墨魂喝道。
早已准备就绪的墨魂,化作一道纯净无比的黑色流光(此黑乃墨之正色,醇厚光华),顺着那破开的缝隙激射而出!与此同时,远处藏书阁中的文渊,手中守墨令剧烈震颤,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立刻以心神引导:“墨魂归来!”
墨魂感应到守墨令的召唤,如同乳燕投林,瞬间跨越空间,没入守墨令之中!令牌上那个“墨”字顿时活了过来,流光溢彩,散发出浩瀚而纯正的文华之气!
“不——!”玄墨先生见状,目眦欲裂。墨魂脱困,不仅让他失去了一大助力,更使得噬魂碑的威力骤减,与他自身的联系也出现了滞涩。
他狂怒之下,将所有邪功催至顶峰,双手挥洒,漫天墨汁如同活物,化作无数狰狞的鬼怪、扭曲的文字、腐蚀的锁链,铺天盖地般向宁瑜笼罩而来!那墨色邪气所过之处,连空气都被污染、凝固,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沉腐气息。
“邪魔外道,也敢玷污笔墨正道!”宁瑜面色一肃,并指如笔,以自身精纯灵力为墨,以虚空为纸,凌空挥毫!
他笔走龙蛇,写的并非攻击符咒,而是一个个蕴含天地正气、儒家真言的金色大字—— “仁”、“义”、“礼”、“智”、“信”、“诚”、“敬”、“和”!
每一个金字出现,便爆发出煌煌正气,如同烈日融雪,将那些扑来的墨色鬼怪、邪文锁链纷纷净化、驱散!金字连成一片,化作一篇无形的正气歌诀,将玄墨先生的邪功牢牢压制!
“不可能!你这是什么功法?!”玄墨先生惊骇欲绝,他感觉自身的墨功在那金色文字面前,如同遇到了天生的克星,运转不畅,反噬自身。
“笔墨之道,贵在载道明理,涤荡心灵,而非惑人心智,掠夺魂灵。你已入魔道,还不醒悟!”宁瑜声如洪钟,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振聋发聩的力量,敲击在玄墨先生的心神之上。
同时,他操控着那些金色文字,化作一条条秩序神链,向玄墨先生缠绕而去,要将其彻底镇压。
玄墨先生拼命抵抗,催动噬魂碑,试图强行抽取全镇居民的神魂做最后一搏。但失去了墨魂的加持,噬魂碑光芒黯淡,吸力大减。而此刻,随着墨魂归位,守墨令在文渊的催动下,散发出柔和而浩瀚的文华清光,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开始净化被噬魂碑污染的文庙气场,并反向滋养那些被抽取了神魂的县民。
一些神魂受损较轻的县民,眼中开始恢复一丝清明,露出了茫然与痛苦的神色。
玄墨先生见大势已去,面露绝望与疯狂,竟欲引爆噬魂碑,与宁瑜及整个墨香县同归于尽!
“冥顽不灵!”宁瑜冷哼一声,全力催动金色文字,化作一个巨大的“镇”字,如山岳般压下,瞬间封禁了玄墨先生周身法力,并将其与噬魂碑的联系彻底切断!
同时,他袖袍一拂,一股柔和的力道将玄墨先生卷起,掷向文庙前的石阶,将其摔得七荤八素,昏死过去。
宁瑜则一步踏出,来到那光芒明灭不定、裂纹遍布的噬魂碑前。他伸出手掌,按在碑身之上,体内灵力汹涌而出,混合着那篇正气歌诀的金色文字,如同炽热的洪流,冲入碑体内部!
“碎!”
轰隆——!
巨大的噬魂碑,在那至正至刚的力量冲击下,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哀鸣,轰然炸裂,化为无数黑色的碎石,四散飞溅!碑灵在那煌煌正气中,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彻底烟消云散。
随着噬魂碑的毁灭,那股笼罩整个墨香县的无形吸力瞬间消失。天空中那沉腐的墨香之气也开始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自守墨令中散发出的、纯净而温暖的文华清光,如同甘霖般洒落,滋润着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与人心。
文渊在几名恢复清明的学子搀扶下,激动地走出藏书阁,看着崩塌的噬魂碑和昏迷的玄墨先生,老泪纵横。他高举守墨令,那墨魂在其中欢快地流转,散发出愈发蓬勃的生机。
越来越多的县民停下了机械的动作,眼神中的空洞被迷茫、回忆、痛苦、以及最终涌出的狂喜所取代。他们仿佛大梦初醒,环顾四周,看着彼此,发出了三十年来第一声真正意义上的、充满情感的哭泣或欢笑。
墨香县,终于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苏醒。
接下来的数日,宁瑜协助文渊,以守墨令与墨魂之力,梳理地脉文气,安抚民众受损的神魂。虽然被吞噬的神魂之力无法立刻恢复,需要漫长的时间调养,但希望已经重新点燃。文渊重新执掌县学,开始教导县民真正的读书之道,明理修心,而非机械背诵。
玄墨先生被废去修为,交由县民公审处置。
临行前,文渊带领全县士绅百姓,在已清理干净的原噬魂碑遗址上,为宁瑜立了一方小小的功德碑,碑上以清雅隽永的笔法,刻下了“涤尘返真”四字。
“先生大恩,墨香县永世不忘!此碑虽小,却是我等一片赤诚,愿先生之道,如墨韵流芳,泽被苍生。”文渊躬身道。
宁瑜看着那方小小的功德碑,又看了看周围眼神虽仍显虚弱、却已焕发出生机与希望的县民,微笑道:“笔墨之道,在于载道,在于化人。守住本心,明辨是非,便是对文明最好的传承。这墨香,终将重现其馥郁清芬。”
他转身,踏着青石板路,走向镇外。身后,墨香县上空,那纯净的文华之气如同洗净的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鲜活的情感与求知的渴望。
宁瑜的旅程,依旧在继续。而关于文明、教化与本心的思考,已深深融入他的道途。
(第一百一十五话 《墨韵涤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