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一百一十四话 :心火相传

第一百一十四话 :心火相传(2 / 2)

“不错。”宁瑜目光扫过祠堂墙壁,那里原本或许也有描绘先民生活的壁画,如今已被冰霜覆盖。“寒寂能冻结大地,吞噬实火,但它无法彻底磨灭深植于人族血脉深处、对光明与温暖的渴望,对文明与希望的记忆。那便是最好的火种,是‘薪火之源’能够复苏的真正根基!”

他走到祭坛前,伸出右手,并未直接触碰那微弱的火源,而是悬于其上。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一种玄妙的境界,开始以自身神念为引,沟通那“薪火之源”深处那一点不灭的文明初心。

同时,他对石焱招了招手:“孩子,你过来。”

石焱有些畏惧,但在爷爷鼓励的目光下,还是走到了宁瑜身边。

宁瑜左手轻轻按在石焱的头顶,一股温和的力量渡入其体内。“感受你血脉中的温暖,回想你爷爷告诉你关于火的故事,想象光明驱散黑暗、温暖融化冰雪的场景。将你心中对‘火’的想象、渴望与信念,凝聚起来!”

石焱依言闭上眼,努力回想着爷爷描绘的篝火晚会,想象着图画上人们围着火焰欢笑的场景,想象着温暖的感觉……渐渐地,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再那么冰冷,胸口似乎有一股微弱的热流在涌动。

与此同时,宁瑜的神念,如同最灵巧的手,轻轻拨动着那“薪火之源”的核心。他将石焱心中那微弱却纯净的“心火”之念,以及自身所理解的、关于文明传承、关于希望不灭的道韵,化作一缕缕无形的滋养,渡入那即将熄灭的余烬之中。

起初,并无变化。寒寂煞气依旧疯狂缠绕。

但渐渐地,那暗红色的余烬中心,那一点纯粹的核心,似乎微微亮了一丝。它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坚定的节奏搏动起来,如同沉睡的心脏开始复苏。

“不够……”宁瑜心道,“需要更多的‘心火’。”

他分出一缕神念,如同无形的涟漪,以祠堂为中心,向外扩散,轻柔地拂过整个守火村,拂过每一个在寒冷与麻木中挣扎的灵魂。他将那“薪火之源”复苏的微弱悸动,以及一句无声的呼唤,传递到每个人的心田——

“还记得……火吗?”

下阙:心火燎原

那无声的呼唤,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守火村村民们冰冷沉寂的心湖中,荡开了一圈微弱的涟漪。

一位蜷缩在屋角、裹着破棉袄的老妇人,浑浊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迷茫,她仿佛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围在篝火旁,听着先祖讲述燧皇故事的温暖夜晚……那几乎被遗忘的暖意,让她枯槁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一个躲在母亲怀里、冷得瑟瑟发抖的孩童,忽然抬起头,小声问道:“娘,火……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母亲愣住了,努力回忆着,干裂的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只是眼中滚下两行冰凉的泪水,但那泪水中,似乎蕴含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绝望的东西。

村口那位曾对宁瑜充满恐惧的老者,此刻怔怔地望向燧皇祠的方向,他感觉内心深处,似乎有什么被冻结的东西,正在悄然松动……是了,是年轻时,也曾有过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热情,那感觉,就像是……火?

石坚老人站在宁瑜身后,清晰地感受到了祠堂内气息的变化。那原本令人绝望的冰冷死寂,似乎被注入了一丝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活气”。他看着祭坛上那团开始稳定跳动、甚至光芒隐隐有所恢复的“薪火之源”,又看了看闭目凝神、面容肃穆的宁瑜,以及小孙儿脸上那逐渐泛起的、充满生机的红晕,激动得浑身颤抖,老泪纵横。

他明白了!他明白了宁瑜所说的“在心中点燃”是什么意思!守火人守护的,从来不只是祠内这点实物火源,更是守护着人族心中那不灭的文明火种!只有当心中的火种被唤醒,这实物的火源才能真正获得滋养,得以壮大!

越来越多的村民,不由自主地走出了他们冰冷的石屋,汇聚到燧皇祠外。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遵循着内心深处那莫名的牵引,那被唤醒的、对光明与温暖的原始渴望。他们彼此对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久违的、微弱却真实的情感波动。

祠堂内,宁瑜感知到外界汇聚而来的、那些微弱却越来越多的“心火”之念,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入他对“薪火之源”的滋养之中。他引导着这股汇聚而来的信念洪流,化作一股磅礴而温暖的意志力量,冲击着那缠绕在火源之上的寒寂煞气!

“文明薪火,传承不熄!心光所向,寒寂退散!”

宁瑜心中默念真言,将自身修为与万民心念合一,化作一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着至阳至刚、生生不息意境的神念之火,猛地撞向那团寒寂煞气的核心!

“嗡——!”

整个燧皇祠剧烈一震!覆盖在墙壁、地面上的黑色冰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融、蒸发!那缠绕在“薪火之源”上的黑色冰晶煞气,如同遇到克星,发出刺耳的、仿佛无数冰棱碎裂的尖啸,疯狂扭动挣扎,却在那蕴含着文明初心与万民渴望的神念之火灼烧下,寸寸断裂,化为虚无!

祭坛上,那团“薪火之源”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它不再是暗红的余烬,而是化为了金红色的、温暖而明亮的火焰!火焰跳跃着,扩张着,散发出无穷的光和热,瞬间驱散了祠堂内积郁百年的阴寒与死寂!

温暖!久违的、真实的温暖,如同母亲的怀抱,瞬间包裹了祠内的三人,并通过敞开的祠门,向外扩散!

祠外围观的村民们,只觉得一股暖流迎面扑来,那深入骨髓的寒意竟被驱散了大半!他们惊愕地感受着这不可思议的变化,看着祠内透出的、真实不虚的金红色光芒,麻木的脸上终于出现了巨大的震撼、狂喜,以及……希望!

“火!是火!真正的火!”有人激动地大喊出声,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

“燧皇显灵了!守火人成功了!”更多的人欢呼起来,泪水奔涌而出,那是冻结了百年的情感,在此刻彻底融化。

石坚老人拉着石焱,对着祭坛上那重新燃烧的、蓬勃旺盛的“薪火之源”,激动地跪拜下去。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宁瑜一人的神通,这是燧皇遗泽、守火人坚持、高人引导与万民心念汇聚,共同创造的奇迹!

宁瑜缓缓收回手,脸色微微有些苍白,方才那一下,耗损了他不少心神法力。但他看着那重新燃起的、象征着文明与希望的火焰,眼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他感知到,地脉深处那股寒寂煞气的根源并未完全消除,只是其显化在祠堂的部分被击溃了。它仍在蠢蠢欲动,试图重新凝聚。

“石老丈,薪火已复燃,但隐患未除。”宁瑜对激动不已的石坚道,“需借此火复苏之机,重整地脉,净化煞气根源,并让这火种,真正‘传’下去。”

他让石坚召集所有村民,就在燧皇祠前,以那复苏的“薪火之源”为中心,举行一场迟到了百年的——祭火大典!

村民们用最快的速度,搬来了村里所有能找到的、干燥的(虽然在此地极为罕见)可燃之物,在祠前广场堆起一个巨大的柴堆。当石坚庄重地从祠内“薪火之源”中,以特制的火炬引出一簇火苗,点燃那巨大柴堆时——

轰!

熊熊烈焰冲天而起!金色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天空,驱散了常年笼罩此地的阴霾,将温暖与光明洒向四面八方!

人们围绕着冲天的篝火,发出了百年来最畅快、最激动的欢呼!他们伸出手,感受着那真实不虚的温暖,看着彼此被火光映红的脸庞,仿佛重新找回了身而为人的活力与情感。

在宁瑜的引导下,村民们依次从这主篝火中引燃 saller 的火把,带回自己的家中,点燃了百年来第一盏灯,升起了第一缕炊烟!星星之火,开始在这片冰冷的土地上燎原!

随着万家灯火的点亮,随着人们心中希望的重燃,一股磅礴的、温暖的、充满生机的“人气”开始升腾,与地脉中复苏的温阳之气交融,反过来开始净化、压制那深藏地底的寒寂煞气根源。

宁瑜更是借助这万民心火与复苏的“薪火之源”之力,施展大法力,疏导地脉,将那些淤塞的、被寒寂侵蚀的节点一一打通、净化。地底深处,那冰冷的意志发出了不甘的哀鸣,却在那煌煌人道之火与天地正气的联合压制下,最终彻底沉寂、消散。

燧明故地的天空,第一次如此清澈,阳光真正带来了暖意。焦黑的土地虽然尚未立刻恢复生机,但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火种不灭,希望长存,这片土地终将重现绿色。

数日后,宁瑜准备离去。石坚带领着全体村民,在村口为他送行。如今的村民们,眼神不再麻木,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脸上也有了血色与笑容。

“先生大恩,燧明故地永世不忘!”石坚代表所有人,向宁瑜深深鞠躬。石焱更是跪地磕头,眼中充满了崇敬。

宁瑜扶起他们,看着远处村落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微笑道:“薪火相传,贵在人心。守住这份温暖,守住这份希望,便是对燧皇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守火人’职责最好的践行。切记,火种已在你们心中,再无熄灭之日。”

他转身,走向远方初升的朝阳,身影渐渐融入金色的光辉之中。

守火村口,石坚握着孙儿石焱的手,望着那远去的身影,又回头看了看村中星星点点的灯火,以及祠堂中那依旧旺盛燃烧的“薪火之源”,脸上露出了百年来最释然、最坚定的笑容。

“焱儿,记住先生的话。火种,已在心中。”他轻声说道,声音虽苍老,却充满了力量。

石焱用力点头,眼中燃烧着明亮的火焰。

燧明故地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而宁瑜的旅程,依旧在继续,去往下一个需要点亮心火的地方。

(第一百一十四话 《薪火相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