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一百零四话 :清茗涤尘

第一百零四话 :清茗涤尘(2 / 2)

然而,当他专注于此时,整个人的气息仿佛与周遭的山林融为一体。他的动作舒缓而自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仿佛不是他在泡茶,而是山风、流泉、草木借他之手,完成这一次自然的馈赠。

水沸,冲泡。没有高扬刻意的香气,只有一股清幽淡雅的茶香,如同山间晨雾,悄然弥漫开来。这香气不浓不艳,却极具穿透力,沁人心脾,仿佛能洗涤肺腑深处的浊气。

宁瑜将茶汤分入陶碗,汤色清亮,宛如山泉。

“老丈,请用茶。”宁瑜将一碗茶递给老农。

老农半信半疑地接过,饮了一口。刹那间,他浑浊的眼睛瞪大了。这茶汤入口,初时感觉平淡,但旋即一股清甜甘润的滋味从舌底涌出,顺喉而下,所过之处,仿佛有一股清凉之气流转,连日来的焦躁忧虑竟被抚平了不少,心神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舒泰。

“这……这才是我们玉泉山云雾茶真正的味道啊!”老农激动得声音发颤,“已经好多年没喝到过了!”

宁瑜微微一笑,自己也饮了一口。茶汤中的清静之气与他自身的浩然之气交融,化作一股无形的涟漪,以他为中心,缓缓向四周扩散。

他端起另一碗茶,走到一株病势最重的茶树旁,将清亮的茶汤缓缓浇灌在茶树的根部。同时,他伸出右手,掌心虚按茶树,将自身精纯的生机之力,混合着茶汤中那份被唤醒的“清静”意蕴,缓缓渡入茶树之中。

奇迹发生了。那茶树焦黄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了几分,黯淡的芽头也似乎多了一丝光泽。虽然距离完全康复尚远,但那股缠绕其上的“浊气”,明显被驱散了不少,顽强的生机正在重新焕发。

老农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连连称奇。

宁瑜依法施为,为园中几株病重的茶树浇灌了蕴含清静之意的茶汤,并以自身灵力助其化开药力。做完这些,他额角也微微见汗,显然消耗不小。

“老丈,此法只能暂缓其疾,治标不治本。”宁瑜对老农道,“真正的根治,需得源头清静。你且耐心照料,保持茶园本真,莫要效仿寺前那些过度修剪、追求产量之法。待到此山浊气渐消,茶园自会恢复生机。”

老农此刻对宁瑜已是奉若神明,连连点头应下。

下阙:茶禅真如

宁瑜离开老农的茶园,并未直接下山,而是再次来到了“禅茶一味寺”。此刻已是午后,寺中游客稍减,多了几分清静。

他并未再去品茗禅堂,而是信步来到寺后的一处僻静院落。院中有一方古井,井口石栏斑驳,刻着“玉泉”二字。据说此井乃玉泉山得名之源,井水清冽甘甜,是冲泡云雾茶的上佳之水。

然而,宁瑜感应到,这井水的气息也略显浑浊,失去了往日的灵秀。

他于井边盘膝坐下,取出随身携带的茶叶——并非名贵的“云雾灵芽”,只是寻常山野之茶,但在他精心蕴养下,亦具清灵之气。他以井水煮茶,依旧是用最朴素的方式。

茶成,香气清幽,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仿佛在对抗着周遭无形的浊念。

这时,一位身着旧袈裟、负责打扫庭院的老僧,被茶香吸引,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他看起来年岁极高,面容枯槁,眼神却清澈而深邃。

“施主此茶,香气殊异,老衲闻之,尘虑顿消。”老僧合十行礼,声音沙哑却平和。

宁瑜还礼,奉上一碗茶:“大师请用。”

老僧接过,细细品咂,闭目良久,方才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感慨:“此茶之味,让老衲想起了数十年前,初入此山时的光景。那时寺小僧稀,香火不旺,但山清水秀,人心宁静。每日汲玉泉之水,烹山野之茶,于晨钟暮鼓间参禅打坐,虽清苦,却自在。茶即是禅,禅即是茶,何须多言?”

他叹了口气,望向远处喧嚣的大殿:“可惜,自前任方丈圆寂,新方丈立志光大寺院,广纳香火,这寺院的模样就变了。茶要选最贵的,器要用最精的,法要说得最玄的,却唯独忘了,茶禅之本,在于一颗清净无染的心。心浊则茶浊,心躁则禅灭。如今这玉泉之水不再甘冽,云雾之茶失其真味,皆是人心感召啊。”

宁瑜肃然道:“大师所言甚是。《茶经》有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品茶修禅,贵在‘精行俭德’,贵在返璞归真。形式过于繁复,心思过于功利,便落了下乘,失了本真。如今寺中风气,已是舍本逐末。”

老僧面露悲悯:“老衲人微言轻,只能在此扫洒庭院,眼看佛法沦为牟利之器,禅茶成为炫耀之资,心中痛惜,却无力回天。”

宁瑜道:“大师不必过于忧心。风气之变,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之力可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守住本心,即是功德。”

他与老僧于井边坐下,一边品茶,一边论道。所言并非高深佛法,多是些关于茶性、禅理、本心的平实之语。老僧将心中多年郁结一一道出,宁瑜则以清静的茶意与智慧的话语加以开解疏导。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暮色四合。

那清淡而持久的茶香,混合着两人平和的气息,仿佛形成一个小小的清净结界,笼罩着这口古井与院落,将外界的喧嚣与浮躁隔绝开来。

说来也怪,自宁瑜与老僧在此品茗论道之后,那口“玉泉”古井的水,似乎变得清冽了几分。偶尔有僧人或香客路过,饮了此井之水,都觉心神一清。虽无人知其所以然,但那丝微妙的改变,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了一圈涟漪。

数日后,宁瑜辞别老僧,准备离开翠微川。下山途中,他特意绕道去了后山老农的茶园。只见园中茶树虽未完全恢复,但病势已大为缓解,许多茶树重新焕发出生机,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老农正忙着除草施肥,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而那座“禅茶一味寺”,依旧香火鼎盛,人来人往。但宁瑜能感觉到,寺中那股过于亢奋焦躁的气息,似乎略微平和了一丝。或许是因为那口古井的微妙变化,或许是因为老僧坚守的那份清净,如同定海神针,在浊流中保留了一点真如的火种。

改变非一日之功,但只要火种不灭,便有希望。

行至川口,宁瑜回望云雾缭绕的玉泉山,心中澄明。

茶之道,亦是人之道。无论外境如何纷扰,若能常保内心之清静,回归本性之淳朴,便能在纷繁世相中,品出生命的真味,照见本来的面目。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禅茶一味”。

他掬起一捧路旁清澈的山泉,饮之,甘甜清冽,仿佛饮下了整座翠微川的灵秀与宁静。

(第一百零四话 《清茗涤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