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地脉含悲(1 / 2)

城墙能挡住南下的冷风。

却挡不住那从江南弥漫而来,无声无息渗透进每一寸砖石、每一颗人心的绝望。

市集上的叫卖声变得短促而虚弱,像是垂死之人最后的喘息;

行人步履匆匆,目光躲闪,不敢与人对视,仿佛那交汇的瞬间便会泄露心底汹涌的悲潮。

一种巨大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取代了往日所有的喧嚣。

这不是安宁,而是哀恸太过深沉,连声音都被吞噬后的死寂。

平安堂小院,此刻也不再是那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它像一块被投入这片悲恸之海的石头,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压力。

许清安盘膝坐于静室阵眼之中,身下的地魄引灵阵光华流转,依旧在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

然而,那从北地龙脉深处被汲取而来的地脉之气,却不再是往日那般雄浑霸道、带着新生帝国不可一世的张扬。

它们变得滞重、晦暗,仿佛清澈的泉眼突然涌出了浑浊的泥浆,每一次循环都带着一种沉痛凝涩的悲意。

他闭合双目,神念内守,清晰地“看”着那丝丝缕缕被萃取、凝聚的“地魄”精华。

那原本应如朝露般圆融、色泽玄黄纯净的液滴,此刻却像是蒙上了一层永不消散的阴翳。

光泽黯淡,形态也显得萎靡不振。

更让他道心微震的是,当这沾染了悲意的地魄触及神识时,传递而来的并非滋养与修复的温润,而是一种……

共鸣般的哀伤。

那是这北方地魄,对远方那片正走向衰亡的江南沃土,所发出的、源自本源的、物伤其类的悲鸣。

天地有灵,山河共感。

临安,那浸润了千年文脉、承载了无数诗词歌赋与繁华旧梦的土地,其地脉龙气早已孕育出独特的灵性。

此刻,那片灵性正在被铁蹄践踏,被战火焚烧,被亡国的命运一点点扼杀。

同为大地母体所孕育的精华,北方的地魄感受到了南方同类那濒死的、绝望的震颤,故而其性含悲,其意萧索。

这悲意并非狂风暴雨,而是如同深秋的寒露,无声无息地浸润,缓慢而坚定地渗透进他法力的每一次运转,干扰着地魄至纯至净的本质。

修复金丹的大道工程,要求的是绝对的纯粹与稳定,此刻被这浩瀚的、属于山河本身的悲凉所沾染,进程顿时变得举步维艰。

许清安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是一片深沉的静默。

他没有试图以自身修为强行炼化或驱散这地魄中的悲意。

这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历史巨轮碾过时,大地本身发出的呻吟。

抗拒它,便是背离了这方天地的脉搏。

他只是作为一个容器,一个见证者,默默地承受着,感受着这份跨越了千山万水的、沉甸甸的哀恸。

他起身,推开静室的门,走到廊下。

院中,白鹤不再梳理羽毛,也未展翅欲飞,只是静静地伫立在药圃旁,长颈低垂。

那双灵性十足的黑眸望向南方,瞳孔里映不出远方的景象,却清晰地倒映着这片天地间弥漫的无形悲怆。

喉间偶尔发出一声极轻、极低的呜咽,如同挽歌的前奏。

院墙之外,是死水般的凝固。

对门铁匠铺的炉火明明灭灭,映照着老周那张如同石雕般僵硬的脸。

他没有打铁,只是抱臂坐在冰冷的铁砧旁,古铜色的肌肤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那双能挥动千钧铁锤的手臂,此刻无力地垂落,指节因用力握着而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