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洪山村不就是离牟河最近,一直鱼塘藕塘多,旁边就靠着大马路,位置上占尽便宜嘛。你以为是你们能耐,干出来的?”
两个人之前的不对付,全当成气撒出来了。
“放屁!当然是我们大队干出来的!”
赵宝强鼻子里哼出阴阳怪气。
“不就是有了个外人当帮手嘛,瞧把你能的!”
“外人咋了?现在是我们大队的同志!”
“呦呦呦,还同志呢!”
富木生产队长语气酸不溜秋的。
赵宝强气哼哼的。
“他咋不到我们村当同志? 你们都占那么多便宜了,还先下手为强,占了教堂啊?”
李大和愤愤地道。
“去你们村,你们要吗?”
当初,不是你们一个劲地赶人家毕尔走的吗?
方圆几个村,就数你们去轰得最勤,一趟一趟地,说什么要烧教堂。把人家毕尔和毕可天天吓得。
现在看见德西给力,又抢人来了。
这俩快撕起来了。洪队和双方的壮小伙都开始拉人。
“别动,别动手,都像什么样子!”
德西见这阵仗也有点傻眼。为什么动手了?
大家不都是一个战线的好同志吗?
赵宝强被大家拉开,愤愤地朝地上唾了一口。
他也不能张口骂德西。
但狠狠瞪了一眼德西,又瞪着李大和,带着人走了。
这段小插曲倒是没太影响什么。
只是过两天富木村又来借车,李大和气哼哼地说,“不借!”
两个队长好说歹说,还是维护了关系。
有了摩托车,德西每天上工就带着毕可,骑摩托车去大队。
在谷仓停好车,去换卡车开。
带媳妇这一路可拉风了。就是初冬的风有些湿,吹脑袋。
毕可想起有那种大耳朵棉帽子,交代德西去镇上供销社买。
戴上帽子的两个人就不冷了。
摩托车、大棉帽、新棉衣,这两个人太潮了。回头率超高。
旁人倒是一脸艳羡。
大队原会计李川的媳妇来喜嫂子,每每见了,都转身到墙角,气呼呼地“呸 !”一声。
毕可是得意了。我家李川现在下地干活了。
十几年不下地的人,又五十多岁了,才干了小半个月,就腰酸背痛,回家“哎呦哎呦”,找赤脚医生贴虎皮膏药。
来喜和儿媳妇还得忙活伺候着。
自己男人的好工、好日子,就是被那个小娼妇夺的。
我呸 ! 能不气吗?
*
十几天后,德西跟李大和再次去了乌口农场,他还了之前借的工具。
他有发电机了。
造那三轮摩托可费事多了,多一个轮子的钢构就是大家伙,元件和铁棍都不够。
还要别的大块铁皮,杜为国二话不说,凡是农场有的,又给了他。
让德西从新的破烂堆里,又捡了点东西,也没收他钱。
这次德西又帮着检修了其他农机。
兵团有八个农场,其他农场听说了这个师傅,说想让德西去看看。
杜为国也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不知道为什么,那位领导没同意。
杜为国想,大概还是觉得德西的身份,用着有风险,考虑得很谨慎。
上级只叮嘱杜为国,再观察观察。包括此人的背景、立场、政治动向,再认真考察。
不过有了农场介入,德西的签证妥了。痛快地给了他十年。
六十五岁的毕尔,再续十年,相当于默许他在此地养老。
另一个垦利农场,与乌口相隔五十公里。里面的李厉场长与杜为国熟。听说了德西的本事,也想让他去看看机器。
吃完午饭,马昆便陪着德西两人去了一趟。
垦利农场开发得更早,已经开始有设施成熟的蛋鸡饲养场了。
在这里,德西用了一个下午,帮着修了拖拉机和脱谷粒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