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浑身上下,都带着仿若天外来客的一种新奇。
但有了比尔之前的细碎念叨和介绍,小可一直觉得,这是在很远的国度活着的、一个大哥哥。
今天,他来了。
“好了,我要去干活了!”
小可说着提起木桶,又回头对依旧站着的德西,做了个可爱的鬼脸。
“嗨,远来的客人,你先好好休息吧。一会儿,给你做我最拿手的菜。”
比尔一听就乐了,“好啊,好啊!”
他又转身对德西神秘兮兮地说,“她做的菜,可好吃了呢!”
*
从飞机到火车,再到公共汽车。
长途飞行十几个小时到香港,再入境陌生的大陆国度。
这时候的飞机座椅,可并不舒服。
漂洋过海到此时,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未眠,还有时差。
德西精神再好,也禁不住从慕尼黑到这里、一路跋涉的旅途疲惫。
他再次进到卧室里,什么都没看。
木门闩是朽坏的,插不上。索性就不锁门。
在一张铺着洁净床单的床边。他脱掉鞋子,一倒头便沉沉睡去。
众人便让他先休息。等到快傍晚了,比尔才过来敲门,叫他吃饭。
德西醒来,疲惫缓和了一些。
他先换下了那双皮鞋,穿上那双德训鞋。将皮鞋用一张大纸包好,放在床底墙缝边,以后,先不穿了。
就餐的房间,是一个半间卧室大小的地方。
门外地面的青砖缝里,就是一些野生的花花草草,虽杂、却不乱。还种着两棵大芭蕉。
屋内一张宽大的木桌,铺着整洁的浅色桌布。之前,这餐桌上可以坐八个人。
虽然隔壁就是厨房,但丝毫闻不见油烟味,桌上布置着好看的几道小菜和碗碟,比尔在一旁憨厚的笑着。
这一切都让德西快产生错觉了:多象德国乡村别墅的生活啊!
这小小一角,也像艾兰德城堡附近的农庄、村民家。
小可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指挥着德西坐在一处摆放了刀叉的位置。
“你坐这儿。”
“来,比尔叔叔,总是坐这里的。”
小可俨然是一个管家。
除了比尔和小可,还有一个李婆婆,可是年纪大了白发苍苍身子佝偻,也不怎么说话,见到德西这个初来乍到的,自然是表情生疏。
她无儿无女,六十多岁。跟着比尔有些年头了,现在就在教堂里打杂、烧水做饭、种菜喂鸡。
另外还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穿着一身不太干净的衣服。腿有些跛。听比尔介绍说,他叫宁宁,父母亲人都过世了。
宁宁的爸爸以前是教徒,去世后,就让他来教堂帮忙、也跟比尔一起生活。
小可这个女孩,看起来有洁癖,把什么都弄得干干净净的。
但对这个脏兮兮的宁宁,却并不嫌弃。
她一个劲地招呼大家落座。宁宁和李婆婆都不愿意上桌,端了碗,坐在院外门槛旁的青石条凳上吃。
上桌的只有他们三人。
德西看着眼前花花绿绿的一片菜肴,水煮豇豆、蒸茄子、丝瓜汤、还有一盘红菜、苋菜。看起来很丰富嘛。
他有些不解地问比尔。
“你不是说这里食物不够,怎么会有这么多吃的东西?”
十年前。大 跃进、三年困难时期。那会儿就闹过饥荒。现在,还能缺了粮?
比尔在那三年里,可也没少遭罪。不过他当时带着十岁的小可,熬过来了。
武湖这里比起那些资源短缺的穷乡僻壤,还算有些野物野食吃,不会饿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