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次优化实验报告就摊在桌上,纸张边缘有些卷曲。
报告首页,一行行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数字,此刻却像冰冷的针。
“提取纯度99.8%……序列完美复刻天然贻贝粘蛋白核心肽段……分子量分布集中,多分散指数小于0.05……”
曾诚的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和难以言喻的挫败感。
“可为什么?为什么一到模拟生理环境,它的粘附力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峰值连理论值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
“衰减快得像手里的沙子,根本抓不住!”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沉重,充满了无力感。
王复站在实验台旁,手里紧紧捏着刚出炉的细胞相容性报告。
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报告上的数据同样令人沮丧——Ap-7样品在高浓度下对模拟皮肤细胞产生了轻微的毒性反应。
他抬起头。
目光落在实验台面上那一排试管上。
试管里装着淡蓝色的澄清液体,在冷光源下泛着晶莹的光泽——这就是耗费了团队数月心血、经过无数次纯化得到的高纯度Ap-7样品。
它们安静地躺在试管架上,看起来纯净无瑕。
却像被施了恶毒的诅咒,空有完美的“形”,却失去了关键的“神”。
“教授,”王复的声音有些干涩,打破了压抑的沉默,“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参数,都调遍了。”
“ph值从酸性调到碱性。”
“离子强度从淡水调到海水浓度。”
“温度从低温到体温。”
“底物材质换了七八种。”
“涂布方式从旋涂到喷涂……”
“甚至试了七八种不同的交联剂,希望能增强它的稳定性。”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效果……微乎其微。”
“会不会……我们复刻的肽段,虽然基因序列一模一样,但折叠出来的空间构象,或者那些关键的、像给机器零件上润滑油一样的翻译后修饰……跟天然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导致它根本‘折叠’不成那个能在水下牢牢粘住的‘超级形态’?”
“折叠……构象……”曾诚喃喃自语,重复着这个词。
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亮光,像是抓住了什么。
但很快又被更深的困惑淹没。
他重新戴上眼镜。
拿起桌上一份厚厚的构象分析报告。
“我们做过圆二色谱、核磁……分析报告显示它的二级结构,a螺旋、β折叠的比例,跟天然提取物的相似度很高。”
他翻到一页,指着上面的图谱。
“至于翻译后修饰……”他叹了口气,拿起一支Ap-7样品试管,对着灯光晃了晃。
淡蓝色的液体在管壁上留下浅浅的挂痕。
“贻贝粘蛋白特有的多巴(dopA)修饰,我们也在合成过程中绞尽脑汁模拟了。”
“效果……唉,差强人意。合成的dopA类似物活性总是不如天然的高。”
他放下试管。
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目光有些失焦。
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那片幽暗的深海。
“深海贻贝能在那种湍急、高盐、高压的鬼地方牢牢粘住礁石,它的蛋白构象一定是活的!”
“是能随着水流冲击、盐度变化而‘变形’的!”
“是高度动态的!”
“我们合成的这条肽链,可能……缺了一把‘锁’,一把能在关键时刻把它‘锁’成最强战斗形态的‘钥匙’!”
“它空有力量,却找不到释放的开关。”
“环境响应……动态折叠……”王复若有所思。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实验台面,发出轻微的“哒哒”声。
“就像一把绝世好剑,只有在特定的剑鞘里,或者遇到特定的对手时,才能激发出全部的锋芒?”
“我们的Ap-7,是不是缺了那个能激发它潜能的‘剑鞘’?或者那个能逼它出全力的‘对手’?”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林夜走了进来。
他面色平静,步履沉稳,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像平静海面下涌动的暗流。
Ap-7的困境,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停滞,更关乎丛生生物在高端生物材料领域能否真正站稳脚跟。
关乎整个战略布局的推进。
“林总。”
曾诚和王复立刻打起精 绪中抽离,站起身。
“进展如何?”林夜的目光扫过两人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眉宇间凝结的愁绪。
最后落在曾诚手边那份厚厚的、边角已经磨损的实验报告上。
曾诚拿起报告,苦笑着递过去。
“还是老问题啊!”
“粘附力峰值和稳定性……死活上不去。”
“我们怀疑,是肽链的‘活性形态’出了问题,要么是它自己稳不住那个最强姿态,要么是它对环境的‘信号’没反应,变不了身。”
“就像……一个空有蛮力的壮汉,却不懂发力技巧。”
林夜接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