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阙惊澜 > 第187章 边关烽靖:匈奴归义四海平

第187章 边关烽靖:匈奴归义四海平(2 / 2)

他身后跟着的几名匈奴贵族和侍从,同样形容狼狈。他们的皮袍陈旧,有的甚至打着补丁,腰间的骨饰和铜铃随着步伐发出细碎而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他们低垂着头,眼神死死盯着自己的脚尖,不敢有丝毫斜视。整个队伍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混合着膻味、汗味和尘土气息的草原气息,与殿内肃穆的檀香、冰冷的铁腥格格不入。

呼韩邪单于走到御座丹陛之下约十步之遥,脚步终于停下。他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带着明显的颤抖,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缓缓抬起头,望向珠帘之后那模糊而威严的身影。当他的目光触及那冕旒玉藻后射出的、冰冷如实质的目光时,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他猛地垂下眼帘,避开那令人心悸的注视,然后,以一种极其缓慢、带着巨大屈辱却又无比决绝的姿态,双膝一软,重重地跪了下去!

“砰!”

膝盖撞击金砖的声音,沉闷而清晰地回荡在落针可闻的大殿之中。

“匈奴……罪臣……稽侯狦……” 呼韩邪的声音干涩嘶哑,如同砂砾摩擦,带着浓重的异族口音,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力气,“……叩见……大汉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深深地伏下身去,额头紧紧贴在冰冷刺骨的金砖地面上,行了一个匈奴人极少使用的、最卑微的五体投地大礼。他身后所有的匈奴人,如同被无形的绳索牵引,齐刷刷地跪倒一片,额头触地,再无一人敢抬头。整个匈奴使团,如同被驯服的狼群,蜷伏在汉家天子的威仪之下。

大殿之内,唯有宣帝御座旁那盏巨大的青铜仙鹤宫灯,灯芯燃烧发出极其细微的“噼啪”声。两侧的期门羽林郎,依旧如同冰冷的雕塑,唯有手中长戟的锋刃,在幽暗光线下,似乎流转过一丝更冷的寒芒。

宣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丹陛下那片匍匐的身影。那目光深邃,平静无波,却带着足以令山河变色的重量。十余年的隐忍,霍氏的血雨腥风,无数戍边将士的白骨……终于换来了此刻的俯首。他没有开口,只是那摩挲着玉璧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停顿了一下。

珠帘轻晃,玉声泠然。他微微抬了抬下颌。

侍立一旁的黄门侍郎立刻会意,上前一步,展开早已备好的明黄诏书,清朗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响彻大殿:

“大汉皇帝诏曰: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狦,识天命,归王化,率众来朝,其心可悯,其行可嘉!朕承天景命,怀柔远人,特赐单于冠带、衣裳、黄金玺、玉具剑、安车驷马……以示优渥。敕封稽侯狦为‘匈奴归义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赐居五原塞外水草丰美之地,以为牧养!自今而后,汉匈约为兄弟,开关互市,永息兵戈!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的内容,如同甘霖,又如同铁律。恩威并施,既给予了呼韩邪急需的地位和生存空间(五原塞外),又明确无误地宣告了汉帝国的宗主之尊(位在诸侯王上)和新的边疆秩序(开关互市,永息兵戈)。

呼韩邪单于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劫后余生、得偿所愿的巨大激动。他再次深深叩首,额头撞击金砖的声音甚至带上了一丝哽咽:“罪臣……稽侯狦……叩谢……皇帝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的匈奴贵族们也纷纷以头抢地,发出含混不清的感激之声。那声音里,有疲惫,有屈辱,更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庆幸。

宣帝端坐御座,珠帘后的面容依旧沉静如水。他看着丹陛下那片跪拜的身影,目光却仿佛穿透了他们,投向了更遥远的北方,投向了那片广袤而不再充满烽烟的草原。未央宫前殿的肃杀之气并未消散,却悄然融入了一种新的、名为“秩序”与“和平”的厚重力量之中。这力量,将支撑起一个名为“孝宣中兴”的时代,在这片历经战火与权争的土地上,缓缓铺展开它坚实的画卷。宫阙巍巍,此刻无声,却已换了人间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