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大帝力排众议,批准了济世亲王萧济安那份被许多人看作荒唐的奏折,更下旨加开恩科,以这份全新的方案为蓝本,为帝国选拔实干的人才。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皇帝竟将太子太师孔文正这位旧秩序的坚定扞卫者,与萧济安这个新时代的开路人,共同任命为此次恩科的主考官。
对于那些苦读多年,却因家境贫寒而报国无门的读书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州府,本对科举不抱希望的学子,在听到“分地取士”这四个字时,更是激动得奔走相告。
“听说了吗?陛下金口玉言,要加开恩科了!”
“不止是恩科!是济世亲王殿下为我们争取来的分地取士!咱们西北的学子,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殿下大恩!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一时间,无数人从京城周边的州县日夜兼程的赶来,京城的客栈人满为患,连纸墨的价格都涨了几分。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那些世代都是大官的世家大族,以及朝堂上的清流文官们,则将此举视为巨大的威胁。
他们聚在各自府邸中,咒骂萧济安,又在心里盼着这场恩科最好办不成。
东宫之内,太子朱标听完汇报,脸色铁青。
他一把将桌案上的奏折全部扫落在地,
“父皇他到底在想什么?他难道看不出来吗?老五这是在收买人心!他今天能为边地寒门争名额,明天就能裹挟民意,来和我争这个储君之位!”
他越想越心惊,越想越愤怒。
......
“啪!”
一只上好的青花瓷茶杯,被沛王刘邦狠狠摔在地上,碎成无数片。
“废物!一群废物!”
刘邦气得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那张一向精于算计的脸上此刻满是怒火。
“孔文正那个老匹夫,竟然向萧老五低头!他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还有父皇,他这是被萧济安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会同意这么荒唐的改制!
分地取士?那我江南的士子怎么办?增设杂科?那让那些泥腿子和商人的儿子,也和我们平起平坐吗?!”
他的谋士在一旁脸色凝重,低声道:“殿下,陛下这么做,恐怕不只是为了改革,更是在敲打我们。他是在借这件事,警告我们这些日子对济世亲王的围攻。”
“敲打?”刘邦冷笑一声,
“我看,父皇是老糊涂了!他难道看不出,那萧老五年纪轻轻,就已经收拢了军心、民心,现在还要把读书人的心也收过去!这人,绝对不能留!”
谋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压低了声音:“殿下息怒。事情已经定了,我们再反对也没用。不过想办成这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恩科,可不是光凭一道圣旨就够的。试卷、考场、官吏、食宿……哪一样,不需要钱?”
刘邦的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与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