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侧毙逆贼(1 / 2)

谢珩立于宫门前,身披黑甲,外罩红袍。百姓跪伏街边,几个孩童手中举着纸折的小旗,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斩逆贼”三字。他并未多看一眼,只抬头望了望午门高台,便一步步踏上石阶。

一名太监自宫中奔出,手捧明黄圣旨,声音微颤:“皇上口谕,午时三刻,清君侧,诛逆贼李承恪,命成国公世子谢珩监刑。”

谢珩接过圣旨,指尖轻轻掠过卷轴边缘的金线。他转身登阶,靴底踏在青石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二皇子被押上高台时,颈戴重枷,拖地而行,哗啦作响。他发髻散乱,脸上却带着笑,仰头看向谢珩:“谢珩,你不过是个装傻的奴才,也配站在这里?”

谢珩不语。他抽出腰间长剑,剑刃朝天,阳光映照其上,寒光刺目,令人不敢直视。

台下人群开始骚动。有老臣闭目垂首,有年轻官员死死盯着地面。角落里传来孩子的啼哭,转瞬即被压下。

“我母乃北狄公主!”二皇子突然嘶吼,“我血脉尊贵,才是真命天子!元启皇帝昏庸无能,天下早该易主!”

谢珩终于开口:“今日不论出身,只辨忠奸。”他缓缓将剑锋垂下,“你勾结外敌,图谋弑君,罪证确凿。陛下下令清君侧,斩逆贼。此乃天命。”

“哈哈哈!”二皇子仰天狂笑,声如裂帛,“你以为杀我一人便可太平?北狄不会止步,魏长忠更不会低头!你护不住这江山——”

话音未落,剑光一闪。

人头落地,鲜血喷涌三尺。一滴血溅上谢珩的袖口,顺着织纹滑落,在红袍上留下一道暗痕。

四下骤然寂静。片刻后,有人低喊:“逆贼伏诛!”接着第二声、第三声响起。百姓纷纷叩首,高呼万岁。官员们战栗行礼,无人敢抬头看那颗滚落的头颅。

谢珩收剑入鞘,空剑柄轻靠台沿。他望着远处宫门,知道这一刀斩去的不只是性命,更是一根牵连已久的丝线。

宫中很快来人。一个小太监跑得气喘吁吁:“世子爷,皇上召您即刻入见。”

谢珩点头,随他而行。身后,尸身被拖走,血迹用水冲洗,可石缝中的殷红,一时难以洗净。

薛府内院,丫鬟春桃端药进屋。床前纱帐低垂,薛明蕙倚坐床头,手中紧攥一方帕子。

她听见外头喧闹,轻声问:“怎么了?”

“二皇子被斩了。”春桃将药碗搁在桌上,“在午门外行刑,世子爷亲自监刑。”

薛明蕙默然。她缓缓展开帕子,上面布满干涸血迹,斑驳凌乱。她按住胸口,一阵闷痛袭来。

忽然眼前一黑,仿佛被人拽入幻境。

她看见谢珩立于高台,剑光闪动,血雾腾起。画面倏转,又至乾元殿——皇帝与皇后倒在龙椅上,面色青紫,太医跪地施救,银针颤抖不止。殿外火把林立,人影晃动,似要燃尽一切。

她猛地咳出一口血,尽数吐在帕子上。

春桃惊慌失措:“小姐!”

“拿笔来。”她嗓音沙哑。

“您不能再用了!身子撑不住啊!”

“拿笔。”她重复,语气不容置疑。

春桃只得取来砚台与纸。薛明蕙以血为墨,手抖得厉害,仅写下三字:速查膳。

她将纸折好,塞入信袋,交予春桃:“送往宫门口,寻冷十三的人。务必今日送到。”

“可您现在……”

“去。”她闭眼,“别等我醒。”

春桃咬牙接过,转身疾奔而出。

薛明蕙躺回床上,呼吸渐弱。她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贴于额前。凉意渗入,头痛稍缓。她忆起幼时一梦——破败御花园中,石桌刻着半幅图纹。如今她终于明白那是何物,可惜,明白得太迟。

谢珩步入乾元殿时,元启帝端坐龙椅,手持朱笔,一下下轻敲扶手。见他进来,嘴角咧开一笑,涎水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