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暗卫护周全(2 / 2)

她不只是想警告他。

她是怕他不信,怕他大意,怕他死。

所以他活了下来。

因为她提前布局,因为她不惜以命相护,也要保他周全。

他缓缓起身,将纸折好,贴身收进怀里,紧贴胸口。

青崖低声哽咽:“属下该死,未能护她多撑片刻。”

谢珩摇头:“不怪你。她若醒来,也会如此说。”

他望向满地尸首,问:“可有活口?”

“一人被斩伤大腿,尚存气息,但拒不吐实。”

“带下去。”谢珩声音冷峻,“撬开他的嘴。我要知道是谁放他进府,又是谁泄露了口令。”

青崖领命而去。

谢珩返回书房,重新落座。蜡烛仍在燃烧,火光微弱,映着他半边脸庞。

他摸了摸腰间判官笔,确认仍在。随后从袖中取出一块旧玉佩,贴在额上。

冰凉之意渗入,头颅内的钝痛稍减。

他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眼神已变。

不再是忧虑,亦非悲恸。

而是决断。

提笔蘸墨,写下数道命令:

封锁国公府,所有人不得进出,守卫逐一查验身份;

更换各院值夜名单,增设三道暗哨;

俘虏押入地牢,由他亲自审问;

天亮前,彻查口令泄露之源。

写毕,吹干墨迹,卷起纸条塞入竹筒,交予门外候命的传令兵。

传令兵正欲离去,他又唤住:“等等。”

那人回头。

“加一条。”谢珩望着窗外漆黑的庭院,“自今夜起,凡靠近书房三十步内者,须提前报备姓名、职务、通行令牌编号。缺一项,格杀勿论。”

传令兵记下,快步退去。

屋内只剩他一人。

他倚在椅背,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怀中的纸。字迹或许模糊,但每一句都如刻心上。

他知道她为何非要亲眼看着他下令。

因为她怕他遗忘。

怕他在混乱中疏漏细节,怕他心软放过奸细,怕他死在她看不见的地方。

所以她以命为局,换他一线生机。

他不能输。

也不能停。

外头风势渐强,吹得窗棂轻响。

他忽然起身,走向墙边,拔下那三支毒箭。箭尖之毒已干,化作灰黑。

他将箭收入木盒,锁好,置于书案最显眼处。

然后坐下,拾起一份边关急报。

刚读几字,门外传来脚步声。

青崖归来,手中捧着一方布巾,裹着物件。

他走进屋,将东西放在桌上。

“从刺客首领身上搜到的。”他说,“一块令牌,一面刻着‘内务’,另一面……是魏长忠的名字。”

谢珩凝视那块令牌,久久不语。

他拿起来,反复端详。

而后轻轻放下。

终于明白,为何那张口令纸条会出现在他袖中。

不是偶然。

是有人故意塞进去的。

就在他从城楼归来,短暂回房更衣之时。

那时,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去歇息。

唯有一人知道,他会立刻前往书房。

也唯有她,能提前安排青崖埋伏,写下密信,将所有线索串联成网。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

掌心一道旧疤,是五年前灯会上,她不慎被灯笼烫伤。他撕下衣角为她包扎,她问:“你会记得吗?”

他说:“忘不了。”

如今,他确实忘不了。

因为她再一次,用命告诉他——

你还活着,是因为有人替你挡下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