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药膳革命(2 / 2)

然而,这股清流,却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首先是御膳房,失去了供应昂贵药材的油水,上上下下怨声载道。其次是太医院,凌云的声望如日中天,让他们这些守着旧法吃饭的人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而最不爽的,莫过于内阁那帮视凌云为眼中钉的文官。他们无法从学术上驳倒凌云,便只能在背后使绊子。

一时间,关于凌云“妖言惑众”、“蛊惑太子”、“动摇国本”的流言蜚语,又开始在朝野间悄然流传。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朱标在坚持了一个月后,发生了一件连凌云都未曾预料到的变化。

他开始做梦了。

不再是以前那种心悸气短、坠入深渊的噩梦。他梦见自己在辽阔的草原上策马奔腾,清风拂面,呼吸顺畅无比;梦见自己引弓搭箭,箭无虚发,充满了力量与自信。

他从梦中醒来,神清气爽,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夜无梦到天明”。

他将此事告知凌云。凌云听罢,眼中精光一闪:“这是心神得安,气血充盈的迹象!心主神明,你的神明,正在从药物的蒙蔽中苏醒过来!”

他将此事也密奏给了朱元璋。帝王抚掌大笑:“好!看来这小子是真的在好转!”

朱元璋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他不再仅仅是满意凌云的医术,更开始欣赏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个年轻人,不仅能治病,更能改变人心。他私下对马皇后感叹:“有凌云在,朕的江山,后继有人了。”

保守派的顽抗变本加厉。

刘院使联合了几个御史,再次上疏,称凌云“私改御膳,紊乱宫闱规矩”,要求彻查格物阁。这一次,他们甚至暗示凌云有“结党营私”之嫌。

朱元璋将奏疏留中不发,却在一次朝会上,将一名弹劾凌云的御史,以“奏疏言语轻佻,有辱斯文”为由,罚俸半年,调往边远地区。

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谁要是再敢无故挑衅凌云,就是与皇帝为敌。

太医院的士气彻底崩溃。许多年轻医官开始偷偷研究凌云的《提纯要术》和《导引图》,曾经的权威,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轰然倒塌。刘院使每日闭门不出,仿佛一夜间老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