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龙颜咫尺(1 / 2)

体仁阁内的等待,漫长如同凝固的琥珀。每一息都仿佛被拉长,空气中弥漫的檀香似乎也变得粘稠沉重,压迫着呼吸。凌云垂手肃立,眼观鼻,鼻观心,脑海中反复演练着刚刚习得的繁琐礼仪,每一个细节都如同刀刻般清晰。殿外偶尔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都会让他的心跳骤然加速,但旋即又强迫自己恢复平静。他知道,即将面对的,是这片天空下最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一丝慌乱,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炷香,或许是更久,殿门外终于传来了不同于之前的、更加清晰而规律的脚步声,伴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低沉的威压感。一名身着深紫色宦官服色、面容肃穆、眼神锐利的中年太监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凌云,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宣——医士凌云,觐见——!”

来了!

凌云深吸一口气,将肺腑间所有杂念尽数压下,只留下绝对的专注与冷静。他微微整理了一下本就平整的衣袍,确保没有任何失仪之处,然后迈开脚步,跟随着引路的太监,走出了体仁阁。

夜色中的宫道,被一串串悬挂的宫灯照得朦朦胧胧。脚下的石板路光洁冰冷,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宇间产生轻微的回响,更衬出周围的死寂。太监在前引路,步伐无声,背影挺直,如同一个精准的导航仪。他们穿过几重院落,绕过影壁,最终来到一座更为宏伟、灯火通明的大殿前。殿门上方悬挂的匾额,在灯光下映出三个鎏金大字——武英殿。此处乃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召见臣工的重要便殿之一。

殿门两侧,侍立着更多甲胄鲜明、眼神如鹰的禁卫,他们如同铜浇铁铸的雕像,散发着凛冽的杀气。引路太监在殿门前停下,侧身对凌云低语一句:“在此候着。” 随即,他转身进入殿内通报。

片刻,殿内传来一个略显尖细的拖长音调:“传——医士凌云——进殿——!”

凌云再次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了那高大得令人心生敬畏的殿门。

一入殿内,一股难以形容的巨大威压,如同实质的山岳,轰然压顶而来!殿内空间极其开阔,数人合抱的巨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地面上铺着光滑如镜的金砖,映照着四周燃烧的儿臂粗的蜡烛和宫灯的光芒,亮如白昼,却丝毫驱不散那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感。

大殿深处,高高的须弥座之上,端坐着一人。

那人身着明黄色的常服龙袍,并未戴冠,但仅仅是坐在那里,便自然散发出一种睥睨天下、掌控生死的无上威严。他面容清癯,颧骨微高,下颌线条刚硬,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此刻正毫无感情地投射过来,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皮囊,直窥灵魂深处。他的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形成一道深深的川字纹,嘴角紧抿,不怒自威。周身散发出的气场,混合着长期掌控绝对权力形成的霸气和此刻因焦虑而愈发凌厉的气势,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几分。

这就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凌云感受到的威压是前所未有的。那不仅仅是地位悬殊带来的敬畏,更是一种生命层次上的绝对碾压感,仿佛一只蝼蚁仰望着翱翔九天的苍龙。他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血液奔流的声音在耳中轰鸣,但他强行用意志压制住了本能的恐惧。他牢记着刚刚学会的礼仪,努力保持镇定。

他垂下目光,不敢直视天颜,视线落在自己前方三尺之地。按照教导,他迈着幅度极小、却异常平稳的步子,沿着殿中央的御道,向前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刃上,需要极大的控制力。直至走到距离御阶约莫十步远的规定距离,他停下脚步。

然后,他依足礼仪,撩起衣袍下摆,先左膝后右膝,缓缓跪倒在地,动作舒缓庄重,不见丝毫急促。俯身,额头轻轻触在冰凉的金砖上,用尽可能清晰平稳、却又不敢过高的声音说道:

“草民凌云,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个行礼过程,如仪进行,没有丝毫差错。他伏在地上,能感觉到那两道如同实质的目光,正从上而下,冰冷地审视着他。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蜡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良久,上方才传来一个低沉、沙哑,却带着无边威严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平身。”

“谢陛下。”凌云再次叩首,然后才依礼缓缓起身,依旧垂手躬身,目光低垂,保持着恭谨的姿态。

朱元璋并没有让他抬头,而是用那双洞察人心的眼睛,仔细地打量着阶下这个年轻的医士。从衣着、举止、到呼吸的细微节奏,都在他的审视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