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提前(2 / 2)

文人大都清高。

这是没法子的事。

彭先生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你与其找那些人,不如到各个会馆寻那落魄举子。”

那些人有真才实学,手上银钱不凑手时,摆摊卖画,给人代写书信,甚至抄书等等,只要有银子拿,他们都干。

“首先,他们有功名,能镇得住你家那些鼻孔朝天的。其次,他们刚经历了科考,在科考的题目上也甚有心得。”

这世上除了真正的傻子,没有绝对的笨人。

贾家族学的改制,还加了其他一些课程,彭先生觉得就很好。

“我知道,你没指望他们谁能考功名,但不指望,跟考不考是两回事。”

彭先生道:“身为读书人,不进个考场,必会是遗憾终身。让他们去见见世面,有心的自会努力,无心的……就可适当放松一些。哪怕只领略诗词的美好呢,也比浑浑噩噩兴会喝酒玩女人的好。”

他就差点名贾珍了。

“……听先生的。”

蓉哥儿突然觉得,三年后出孝,他也可以进一次考场。

中不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给以后的人生留下遗憾。

“不过各省会馆那边,学生并不熟悉,您……”

“老夫自是陪你一起。”

彭先生笑眯眯的,“不过今天不行了,你得先去睡一觉。”

这孩子昨儿跪了一夜呢。

“是!学生告退!”

蓉哥儿看了一眼写完大字,跟他扮鬼脸的小师侄,笑着拱了拱手,这才告退。

“你又调皮了?”

彭先生回看孙儿。

“没有!”

彭乐善笑嘻嘻的,“我就是感觉师兄有点傻。”

“你应该叫小师叔!”

“他都不比我大几岁。”

反正彭乐善是绝对不会喊贾蓉为小师叔的,“如今他在祖父身边读书,我也在祖父身边读书,如果不算以前的,他还得唤我一声师兄呢。”

“我看你是找打!”

彭先生被小孙子气笑了,“别看你小师叔现在是稳重了,对你千好万好,那是你才来,还新鲜着,想当年,他小时候也是小霸王,惹急了,武将世家的子弟,是真的会拎着拳头跟你干的。”

“那就干呗!”

彭乐善年纪小,在襄阳侯家时,那边的孩子多,他也跟他们干过。

不过都是在私底下。

他们在自己家拉帮结派,还想他站队,他不站就欺负他。

哼~

祖父从不知道,他也不是好惹的。

“你呀你呀!”

彭先生笑着摇摇头,“宁国府跟襄阳侯府可不一样。”

整个宁国府,就蓉哥儿一个学生。

他倒是不愁他们能打成什么样,只愁蓉哥儿教训的时候,下手太轻,乐善吃不着教训。

要知道曾经的宁国府人口简单是个家,现在的宁国府人口更简单,又重新变回了一个家。

这个‘家’是蓉哥儿梦寐以求的,如何会自己打散。

“罢了,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他摇摇头,拿起特别喜欢的一个碑贴,摇头晃脑的凌空模拟。

日子在他这里,算是暂时安稳了。

尤本芳也觉得,日子在她这里,算是暂时安稳。

只是,她还没享受两天,腊月二十七就有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来降旨,宣贾政立刻入朝,荣国府一子家不免心中惶惶,贾母干脆就把她和蓉哥儿也叫了过去。

如今贾母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家里,东府的孤儿寡母是最能担事的。

贾珍没了,他们关起门来过日子,反而最安稳。

朝堂上,太上皇和皇上看着父子和乐,但内里的情况谁不知道?

贾母现在就担心贾政再被哪个利用,扯到他们家兜不住的事情里。

真要出事,这个家还是只能指靠东府。

“你二叔自来勤勉,好好的,你说能是什么事?”

什么事?

尤本芳头疼。

她忍不住的怀疑,元春封妃的事,得提前。

要过年了,太上皇想向所有旧臣展现恩德,展现他的照顾之心,从一门两公的贾家开始是最好的。

把元春赐给皇帝,只这‘赐’大概就能让皇帝对贾家心有膈应。

“……也许……是好事呢。”

尤本芳看了一眼王夫人,道:“要过年了,谁家不想弄点喜事呢?”

“喜事?”

贾母心中一动,眼睛里忍不住就带了点热切,“尤氏,你觉着是哪方面?”

不是她想的那样吧?

如果是那样,那他家……

贾母的心跳加快。

自从王子腾带着元春在太上皇和皇上那里都走过一遍后,她就一直在盼着了。

这机会,大概也只有今年有。

过了年,太上皇和皇上日理万机的,哪里还会记得她家的元春?

“工部最近并无什么大事。”

尤本芳道:“您不是也让人打听了,工部尚书陈大人、侍郎郑大人都不曾被召吗?所以不太可能是工部的事,那夏内监来时,又是笑着的,召二叔……,十有八九是为了大妹妹。”

这这?

王夫人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

她顾不得之前的芥蒂,往尤本芳跟前走了走,“阿弥陀佛!真的是元春吗?”

“我是这么猜的,具体如何,大概要不了多久就会知道。”

她倒是想把元春捞回来,可时间还不够,威望还不足。

尤本芳看着这一家人,也不知道是叹息好,还是叹息好。

王子腾升官了,王家看着好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可事实上已经被架在火堆上了。

贾家……其实也一样。

太上皇对贾家看着恩宠,事实上,是不是在做局,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贾家如今在军中还有些影响力,要不然,贾政也无能帮贾雨村起复、谋官。

这里面王子腾可能也出力了,但贾政绝对是被他推在前面的那一个。

红楼走到如今,她唯有尽力护好宁国府,林如海若是能多活几年就更好了,至少有他在,林妹妹就还有个家,不至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话。

“那就先借侄媳妇你的吉言了。”

王夫人不知她所想,激动的手都有些抖,她觉得就是这样。

她的元春好日子要来了。

皇上看到她的元春,就不可能不惦记。

老天爷啊,让她梦想成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