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提前(1 / 2)

柳老太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贾代儒听完所有,半晌没动。

两夫妻相顾无言。

管了族学这么多年,说账目一点没问题,那根本不可能。

可这口气……

贾代儒忍不住给自己顺了顺胸口。

荣国府的人都不出头,还站在尤氏那一边,族里……就更不可能了。

早知道这样,他就该在贾珍刚死的时候,提议换族长。

可恨!

想到那时候,他和贾代修几个族老还商量,是不是是借着他们孤儿寡母不容易,族产和京里将要办的祭田由他们几个族老轮换经营的时候,他就只剩满嘴的苦涩了。

他们都看错了呀!

这还不如贾珍在的时候呢,至少他在,尤氏不得他喜,就是有再多的想法,都只能是想法。

贾珍这么死了,蓉哥儿压不住她。

“老头子~”

柳老太看贾代儒呼吸又急促起来,忙帮忙给他抚胸口,“你可不能有事啊!”

他们想欺东府的孤儿寡母,老头子要没了,就要轮到别人欺负他们家了。

“……无事!”

好一会,贾代儒才缓过那口气,“族里的事,就这么着吧!”如今连西府的老太太都因为还库银,东西二府各俱升官,维护起了尤氏,他再闹也闹不出什么了。

他这一会,只庆幸是老妻过去哭诉,自己没动。

“瑞儿呢?”

都看不起他。

贾代儒也知道自己是没本事找场子了,便一叠声的道:“他的烧早退了,让他来背一篇课文。”

于是病中的贾瑞便被小厮抬过来背书了。

……

宁国府,尤本芳赶走了所有该赶的,又在家看账房送来的账本。

不同于西府贾赦、贾琏抄各个管事家,恨不能喊打喊杀的样子,东府这边,尤本芳先让账房算的是前四十年的各项收益,再算四十年间各处的平均值。

算好了这个,又算赖升开始做私人小账本后,宁国府各项收益的平均值。

两边一减,少的部分,差不多就是他们一起贪墨的。

赖家这边有账本好弄,其他人把缺失的一部分补上便可。

补不上,置了产业,那便把产业交上来。

总之视这些人的平日表现,或者主动交付的情况,只要不是太过份的,给你留一部分,换一个庄子,一家子去当庄户去。

表现不好的,或者一家子想方设法隐匿财产,那就主犯卖去黑窑,从犯打散,扔到各庄子干最累的活。

所以,一直以来,宁国府这边都是安安静静。

只有账房是最忙的。

一天到晚的,几个账房先生的算盘珠子拨弄的飞起。

“先生,我真的是族长了。”

蓉哥儿太兴奋了,送走所有族人,还是没磕睡,干脆就去找了彭先生,“昨儿按您教我的干,政叔祖就说我是族长,我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做。”

“好好好!”

彭先生也为自己的学生高兴,“当了族长,你就要更努力了。”

“嗯,我知道的。”

蓉哥儿大力点头,又跟先生细说昨天在学堂发生的一切。

“……能这么顺利,也多亏了母亲!”

“你知道就好。”彭先生很欣慰,“大奶奶一心对你,你是做儿子的,也当好生孝顺。”

再进宁国府,主要是因为贾珍死了。

贾家族里冷漠的很。

这孤儿寡母的还不是亲母子。

他怕蓉哥儿这个已经被耽误的孩子,陡然成了一家之主,再走了他父亲贾珍的老路。

当初应下重新过来坐馆的时候,彭先生还有些忐忑,如今算是彻底放心了。

尤大奶奶虽不是蓉哥儿的亲生母亲,却也一心为他打算。

这就好啊!

“先生,我知道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

蓉哥儿的笑容很温暖,“都说生恩不及养恩大,我记得自己的亲生母亲,当然更会记下继母的好。”

继母还把小姑姑接回来了。

小姑姑那么小,却还想以长辈的身份关心他。

搬回来后,每隔三天,就要把服侍他的人叫过去,问问起居等情况。

还有另外三个小姑姑,从香囊到钱袋,就是鞋都给弄了两双。

她们一起把他当小孩一样养。

蓉哥儿最眷念的就是曾经的小时候,那时候,太爷还在,祖父也意气风发,祖母慈爱,母亲温婉。

后来他们都不在了,熟悉的嬷嬷、小厮、丫环也都陆续的走了。

继母虽然嫁了过来,但他天然的防备她。

再加上在父亲那里,她自己的日子也艰难,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

如今父亲没了,却没想,他的家,又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连先生都回来了。

“……”

彭先生看到少年笑着笑着眼中含泪,不由在心下一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已是族长,族学那边的事务,以后就要多尽心才是。”

以前两府昌盛,族学那边差点就差点了,差一点还能免了皇家猜忌。

可是如今不行了。

拥有两个国公府的贾家,在荣国公贾代善也去世后,一直在走下坡路。

子孙再不奋起,要不了一二代,这钟鸣鼎食之家,就要被败完了。

当然,当初的开国勋贵其实差不多都在走同样的路。

如贾敬这个被培养很好的继承人一样,各家最好的继承人,都在当年的那一场大变中,要么死,要么残,要么就像贾敬那样,成为废人。

有时候,彭先生都忍不住怀疑,这是太上皇特意为之。

“是,学生来找先生,也是希望先生能荐两个有本事的到我家族学做馆。”

他自己的先生,蓉哥儿是舍不得的。

先生年纪也大了,中间的失子之痛,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受到极大创伤。

如今蓉哥儿只希望先生能在他这里,教教他和小师侄,只他们两个,先生不会太累,也不会太闲。

“有本事的啊!”

彭先生笑了,“这可不好找了,有本事的,基本也都不会流落出来。”

他曾经交好的,都在主家做的很好。

只有他……

他当初想挣多一点,就来了宁国府。

原本彭先生还很庆幸,他的学生有天赋,偶尔他还能和贾敬手谈一局,再争论个典故。

彭先生以为自己会见证一个武勋世家转为诗礼世家的全过程。

谁知道老‘天’说变就变啊!

“那些人就算轮‘空’了,轻易也不会到武将世家的族学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