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只她一人忠君爱国(2 / 2)

比御史台诸官还要悍不畏死,义正言辞。

仿佛认定不趁此时说出来,就再无人敢将这些话讲给皇帝听。

她是一片为大弘天下肝脑涂地的拳拳之心。

皇帝早已坐直,若不是此刻蹦起来,显得太过沉不住气,当即就要站起来,亲手了结这一身是胆,比御史说话还叫人气冲天灵盖的女子。

她好生正义啊!

赵王府自属官到后宅内眷,在她眼里都一无是处。

甚至他的朝堂,他的四境百官,在她眼里也是一群酒囊饭袋。

满天下都是奸佞,只她一人忠君爱国,只她一人心系黎民百姓!

皇帝气得猛抽一口气,吓得戴胜忙上前给他顺气,“陛下息怒啊。”

回头瞪一眼郭妡,“义宁乡君不得放肆,更不得危言耸听。”

“妾身从未危言耸听,妾身乃将死之人。俗话说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妾身所说皆是妾身所见所闻所受,陛下若连真相都不愿听,又何必审问妾身,只管赐下毒酒就是,妾身并不怕死,只怕不能死得其所。

如今赵王殿下在京出资为一万宫人广谋生路。在西南与皇后娘娘一道经营皇庄,为受难百姓免费供应农资、食物,并帮他们重建家园。妾身所做之事初见成效。

而殿下与嫡母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于以孝治国的大弘来说,也逐渐堪为表率。只要殿下长此下去,何愁不能天下归心,何愁未来不能成为一代明君。妾身此时死,也算了无遗憾。”

她说完,似谢恩领赏般,再拜。

皇帝先前气得直喘粗气,此刻已经平息许多,垂目盯着她。

笔直的脊背写着视死如归。

世上臣民,没人敢这样和他说话,没人敢说这些话,不由他不信。

她是真不怕死,甚至早已做好了死的准备。

所以,昨夜那般从容镇定。

皇帝目光深沉,她着实辅助裴玄止灭川州匪患,辅助崇安定郊州大局,又辗转各部平西南之怨。

为内廷开源节流,为帝后赚尽贤名。

若是男子,这些功勋累加,已可官拜公卿。

偏偏她为女儿身,只是一州刺史的妾。

所以,哪怕只封乡君,她似也并无怨言,仍旧一心为君。

说她攀附赵王,为求富贵似乎真说不通。

说她妄议朝政,更是不曾惹出祸事,反而皆是功劳。

若她为男子,甚至不必什么功劳,就凭这一身风骨,也可为名垂青史的良臣。

皇帝依旧沉默地盯着她。

他的儿子,他当然知道,沈楷在长安时百官孝敬,在西南一手遮天,正三品的都督说杀就杀了。

泷州上下数十年贪墨的一千多万贯,赶得上国库三成年收,说藏也就藏了。

甚至,还敢私造太子冕服!

他的儿子除了杀他,什么事不敢做?

却当真开始关心民生大计……

那日在渭水边,她也确实直言劝谏,拗不过才出那馊主意。

正因为这些答案都在他手上,皇帝知道她所言非虚。

亦看到她入长安半年带来的变化,才不得不沉默。

沉默许久终于缓缓道:“你就认定,朕将传位于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