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学习怎么样?(2 / 2)

思雪得了夸奖,腼腆笑了下。

“娘子别听她胡说,奴婢只会打个算盘,算得不精。”

郭妡道:“无妨,继续学就是,往后有的是时间。不过明日,我会给你们所有人放籍。”

她最后一句将几人弄得一愣。

郭妡没等她们反应过来,上演感恩戴德的哭哭啼啼戏码,就赶紧补充。

“放你们做良民,并不是赶你们走。我给你们的工钱不变,这宅子还需你们守住。王妈妈本就是京畿人,此后街头巷尾的消息,接着打听就是。”

几人这才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眼角挂着要掉不掉的眼泪,彻底滚落下来。

郭妡不让她们哭哭啼啼,她们也坚持非要给郭妡磕几个头。

郭妡就没再拦着。

普通人从奴籍做回良民的激动,可以理解。

等这些人激动完,郭妡才道:“酒肆和茶楼开起来后,思雪去做账房,茉珠跟着思雪打下手,务必不能叫旁人知道,这两处产业是我的。”

崇安公主已帮任长风和黄策脱离川州府兵军籍。

他们的新户就落在朱世满家中。

郭妡在郡公府的余粮,相隔太远,暂时没空去要。

也不能现在去要,否则明眼人就能看出来,她自己也有意和裴玄止分割,那还怎么刺激赵王?

幸好,得封乡君时,朝廷封赏了她五千贯,再问朱世满借个五千贯,凑齐一万。

足够让任长风拿着去西市开家酒肆,再开一家茶楼。

掌柜自然是任长风,那里将作为他联系江湖势力的联络点。

而派去帮忙的人,自然也不能再有她的印记。

那就不如干脆全放籍了。

没有身契拿捏,她并不怕什么背叛。

张家村几十户村民,周边那么多村落的村民,无一出卖她。

靠的可不是把所有村民都变成奴隶。

不过说起酒肆和茶楼,郭妡瞧了瞧周围。

“任长风和黄叔还没回来?”

王婆子忙道:“他们去西市看铺子,想必很快就会回来。”

郭妡点头,眼见暮鼓即将敲响,他们也着实不会在外逗留很久了。

于是她交代一句,“我去屋里歇息一会儿,任长风回来,叫他来见我。”

说罢,自顾回房。

今日在傅褚颐庄子上,还有一桩收获。

赵王和人谈论东蠕汗讨茶一事,让她有所启发。

她胎穿到这个世界后,一直在西南生活,这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蔬菜水果品种充足。

她又有自己选优培育的技术,从不缺维生素。

自己吃好喝好了,也没闲心思去想漠北那些异族。

毕竟通讯技术不发达,漠北离她太远了。

如今总算想起来,这时代的漠北和后世大不一样。

现在的草原部族还不会种地,几乎全都是以肉类和乳制品维系生命,偶尔能采点野菜补充维生素。

但到了秋冬季枯草期,别说人吃的野菜,就连牛羊马这些牲畜的草料都有限。

所以他们需要与中原王朝互贸,换取大量易于保存的茶叶作为维生素摄入来源。

否则一个个都要消化不良。

这才是边境茶马互市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听赵王的意思,朝廷已经给东蠕汗拨了两批茶叶,都被西蠕汗给劫了,现在朝廷茶叶库存也有限。

那商机不就来了?

茶叶不足,她可以生产脱水蔬菜和水果啊!

西南之地四季温暖,又地广人稀,能种的蔬菜水果太多了,可以保证一年四季收获不断。

往日优中选优后淘汰的蔬果,不再低价售卖。

而是全部制成干货,北出雁门关,便可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