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郭氏果然重情重义(1 / 2)

清晨,郭妡就穿了套素底蓝花胡服,用幞头巾收紧长发。

脸上未施粉黛,瞧上去十分清爽利落。

正准备出门,顶头上司林尚仪将她叫住,笑呵呵拉回去加了会儿班。

郭妡直揉脑袋,这假,真是如请。

但没法子,宗室侯爵成婚,因是宁王嫡子,皇帝尤其关照,下令婚礼用度提一个档次。

身为宗室侯爵者,提一个档次要不就是按亲王世子办,要不就是按郡公档次办。

可他到底不是世子或郡公,又不能全然按照那个档次来。

这就需参考宫中收藏的文史记录。

司籍司有两位司正,各有分工,文史收藏主要是她的职责。

林尚仪倒没有要她逐字去找,毕竟手底下还有不少人,只要她将这些文集签押取出就行。

就这样也硬是耽搁了一个时辰。

傅侧妃的庄子在长安城东边,自宫城出发,乘车需一个时辰,快马则要节省半个时辰。

郭妡是去“看鹤”,不是去赶中午饭。

出了宫城,就在车马驿要了匹快马,直接打马出城。

傅侧妃在城门外等着,见郭妡英姿勃发的骑马而来,朝她抱拳当见礼,不由目光轻轻一闪。

眼前人本就生得几分英气,再作这身装扮,瞧着就像草原上矫健的鹰。

是一种特别的,充满力量又不失女子风情的美。

傅侧妃忍不住多瞧了几眼。

这身风流若是叫大王看见,只怕更不能罢休……

这念头只转过一瞬,她随即否定。

不对,山猪如何吃得来细糠。

她眉眼微弯,随手褪掉繁复华丽的外衫,也从马车里钻出来,要了侍从一匹马。

长安城郊的秋日,被金黄的槐树和银杏占满。

这支出行的队伍规模不小,又衣饰华贵。

在长安城这种王孙贵胄如云的地方,周遭行路的百姓已养成自觉避让的习惯。

马蹄踏着逐渐枯黄的杂草,扬起不少尘土,着实有些肆意纵马的纨绔意味。

一路说笑到了庄子前,家仆飞奔来牵马。

郭妡状似无意地瞥了眼不远处的草场,数十匹骏马无拘无束埋头吃草。

不由奇道:“侧妃娘娘这庄子还养了马?”

傅侧妃笑道:“这附近开阔,水草丰富,比其他草场枯的迟些,我家大王常将坐骑放到这庄子上喂养。”

郭妡听到“大王”时,扯着缰绳的手紧了紧,眸子也跟着微黯。

却没讲什么,只是翻身下马。

并未看见傅侧妃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仿佛失望于她并未听懂暗示。

凝视良久之后,似是无声叹了口气。

郭妡回头催促,“侧妃娘娘?”

傅侧妃这才回神下马,将郭妡引进庄子。

接近后头那片湿地时,着实听到几声鹤鸣,洪亮且清脆,当真给人一种闻之登仙的空灵感。

美中不足的是,越接近,则那掺和在鹤鸣里的交谈声,越清晰。

“七月赐给东蠕汗的那批茶,他才到手,又被西蠕汗劫了,这不,又要入京向陛下求茶。”

这声音,清润里杂着些玩世不恭,亦有天朝上国对草原蠕人高高在上的蔑视。

“大弘近年茶叶产量下降不少,能匀出些给他们已是不易,他却接连被劫两批,当人是傻子?”

这道声音是赵王。

郭妡一听便止住脚步。

目光似会听声辨位,扭头就找到被几名贵族子弟捧在中心的赵王。

六人皆着圆领袍,沿着水岸而行,身后不远跟着成群的仆从。

就在郭妡目光寻去时,赵王倏然看来,只看到郭妡毫不犹豫转身就要往回走。

一副迫不及待离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