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时,画净魂安
四十九日后,我们再到听涛石下。画匣开启,原本阴森的画面变得柔和,图中的百鬼不再狰狞,反而呈现安然沉睡或结伴游玩的模样,戾气尽消,只余下淡淡的往昔痕迹。画妖的意念也变得平和:“谢谢…它们终于安静了…我也…困了…”
它主动散尽灵性,画卷化为飞灰,其中被净化的残魂得以解脱,纷纷投入轮回。最后一点灵光,则融入一株新生的灵藤之中。
自此,林中那株灵藤上开出的白花,花瓣上偶尔会浮现极淡的水墨纹路,观之可宁神,被称为“画魂花”。
------
酉时,林语传世
静心林的影响日益深远。
*有文人将林中感悟着书立说,成《静心录》,教化一方。
*有医者采藤花白露入药,制成“安神散”,疗效显着。
甚至皇室都派人移植灵藤,于御花园中辟“静心角”,以平息宫廷戾气。
而“藤隐士”与后来的一些守护者,在寿终正寝后,也常选择将骨灰撒入林中,与“守墓翁”相伴,他们的善意念力进一步滋养着这片净土。
往生簿上,“静心林”一词旁,悄然浮现一枚藤蔓缠绕白花的印记。
------
戌时,心林不朽
多年后的一个雪夜,静心林银装素裹,万籁俱寂。
一位苦修多年的高僧在此坐化,肉身不腐,面带微笑。其弟子称,师父圆寂前曾言:“此林有真佛,乃木石之心,慈悲之念。”
自此,静心林更添神圣色彩,成为三界一处特殊的修行圣地,无论人、妖、仙、鬼,只要心怀一丝善念,皆可在此寻得片刻安宁。
------
亥时,余韵长存
如今,静心林依旧藤蔓葱郁,白花如昔。
当铺的多宝阁上,那片天工坊的瓦砾旁,多了一小段静心林的灵藤标本,触之温润,似有若无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放下”与“安宁”的故事。
胡离偶尔会去林中打盹,回来时九尾舒展,嘟囔着:“比咱的狐狸窝还舒服…”
而往生簿的“净土卷”开篇,便是静心林的画像,其下注文:
“戾气化春雨,怨念成肥泥。心若向静,无处非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