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翁”化作藤木雕塑后,那片曾经的乱葬岗彻底变了模样。
灵藤蔓生,白花如雪,四季不凋。林间气息澄澈安宁,连风声穿过藤叶都带着轻柔的沙沙声,如低语,如梵唱。
人们称其为“静心林”,常有心烦意乱者来此徘徊,总能莫名平静下来。
更奇的是,林中的鸟兽也显得格外温顺,连最胆小的野兔都敢在游人脚边打盹。
有樵夫说,曾见月夜下,藤蔓发出莹莹微光,光影交织,隐约勾勒出“守墓翁”生前的轮廓,慈和地俯视着这片它用最后时光守护的土地。
这日,一个满身煞气的刀客闯入林中,他刚经历灭门惨祸,一心复仇,胸中戾气几乎凝成实质。
他本想找个僻静处磨刀,却被林中的安宁气息激怒,挥刀砍向一株灵藤!
藤蔓应声而断,流出乳白色的汁液,散发出更加浓郁的宁神香气。
刀客吸入香气,狂躁的眼神一怔,举起的刀僵在半空。
他仿佛看见藤蔓断裂处,浮现出“守墓翁”生前为无名尸骸整理遗容的幻影,那专注而慈悲的姿态,像一盆冷水浇在他心头。
“哐当!”长刀落地。刀客跪在藤前,肩头耸动,最终伏地痛哭,将满腔仇恨化作了泪水。他在林中结庐住下,每日修剪藤蔓,清扫落叶,戾气渐消,后来成了林子的守护者,人称“藤隐士”。
------
午时,林深有灵
静心林的名声渐渐传开,吸引来的不只有凡人。
一位因修炼受阻、心魔丛生的修士来到林中,在白花环绕中打坐三日,醒来时眼中清明重现,瓶颈豁然开朗。他说在定中见到一位木石老者,指尖轻点其眉心,传下一段“枯木安心法”。
一段被负心人抛弃、怨念深重的女子魂魄飘荡至此,藤蔓自发缠绕,白花轻拂其面,女子魂魄渐渐停止哭泣,眼中怨毒化为释然,对虚空一拜,消散轮回。
甚至有一头误入歧途、嗜血成性的小妖,在林中潜伏数日,出来时竟收敛凶性,叼着一朵白花默默离去。
镜渊映照,林中的一草一木,都浸润了“守墓翁”消散前那份极致纯粹的守护与安抚之念,与地脉结合,形成了一片独特的“静心结界”。在此地,恶念会被稀释,善念会被滋养,心神易得安宁。
------
未时,画妖求静
这日,林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此前那幅险些成魔的“百鬼夜行图”残卷所化的画妖。它虽被净化,但画卷本身沾染的戾气难以根除,时常躁动不安,困扰着收藏它的画师。
画妖化为一缕淡墨烟气,在林中徘徊,所过之处,藤蔓微微卷曲,白花稍显黯淡。它传递出痛苦的意念:“吵…太吵了…里面的鬼魂…总是在哭嚎打架…我受不了了…”
它典当的,是画卷中无法平息的“怨念杂音”;它所求的,是一处能彻底净化画卷、让其中残魂安息的“静土”。
我们并未直接应允。玄夜银剪虚划,裁下一段最宁静的藤影;苏挽魂丝轻引,采集白花晨露;我以和光剪金线,将二者与一缕林中的“静心本源”编织成一张薄如蝉翼的“净心膜”。
“以此膜覆于画匣,”我将薄膜递给画妖,“置于林中听涛石下,借林地脉静气滋养,七七四十九日后,或可净化。”
画妖感激地卷起薄膜,化作青烟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