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团“东西”,本身就是由不同时期、在那栋凶宅里横死之人的强烈怨念,因缘际会下交错融合,衍生出的一个痛苦聚合体,一个时空错误的造物。
“求求你…”那女孩的声音又微弱地响起,带着哭腔,像是从万丈深渊底下传上来,“我们太累了…一遍又一遍…死的那一刻…太痛苦了…我们不想再这样了…要么让我们彻底离开那里…要么…让我们忘了这一切…”
我明白了。
它要典当的,是这些不断重复上演的“死亡景象”,是这份时空交错、永无止境的痛苦本身。它想要的,要么是彻底的解脱(离开),要么是永恒的麻木(遗忘)。
我看着眼前混乱不堪、令人心悸的幻象,沉默了片刻。和光剪在我手中传递来一丝温凉的气息,让我躁动的心绪稍稍平复。
“离开,或者遗忘,都只是逃避。”我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奇异地穿透了那些怨灵的嘶嚎,“你们的痛苦,根植于未解的谜团,源于未被看见的冤屈。强行剥离或抹去,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毁灭。”
那团光影剧烈地颤抖起来,幻象明灭不定,仿佛随时会崩溃。
“我不是官差,翻不了旧案,也让时光倒流不了。”我继续说道,目光落在那纷乱的幻象深处,试图找到那个最初的核心,“但我或许…能提供一个‘容器’,一次‘见证’。”
我抬起手,和光剪散发出柔和而包容的光芒,它不是去斩断,而是如同轻柔的水流,缓缓拂过那些混乱的幻象。
“把你们的‘景象’,你们的故事,典当给我。不是遗忘,而是将它们安放在这里。
我会成为你们的记录者,这座当铺,会成为你们故事的安放碑。
当痛苦被真正地‘看见’和‘承认’,或许你们能找到一丝安宁,那栋房子,也能从这无尽的轮回中得到解脱。”
“你们,”我看着那团光影,一字一句地问,“愿意吗?”
所有的幻象和杂音,在这一刻骤然停滞。
那团模糊扭曲的光影开始向内收缩,缓缓凝聚,最后,显现出一个穿着旧式白色连衣裙、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的小女孩的虚影。
她漂浮在那里,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数十年的泪水与茫然。
她,以及她所承载的所有怨念,似乎在艰难地理解这个前所未有的提议。
不是终结,而是安放。
许久,小女孩的虚影缓缓地、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两行清泪滑过她透明的脸颊,那泪水里,除了悲伤,似乎终于有了一丝解脱的意味。
“我们…典当…”
我深吸一口气,从柜台最深处请出一个看似无比古老、通体墨黑、内部却仿佛有细微星璇缓缓流转的玉匣。
我举起和光剪,没有剪向那小女孩,而是轻柔地引动那些交织错乱的怨念景象——血色的婚房、窒息的背影、溺亡的水缸、药瓶的阴影……它们如同被无形的手安抚,从狂暴的激流化作一道道哀伤却温顺的光带,缓缓地、依次汇入那墨玉匣中。
随着景象的抽离收纳,宅灵的光影逐渐变得纯净,最后只剩下那个小女孩的魂魄,虽然依旧苍白脆弱,却不再背负那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属于无数人的集体痛苦。
当最后一丝死亡幻象没入墨玉匣,我轻轻合上盖子。
匣身微微一沉,震动了一下,仿佛承载了太多时代的重量与悲伤,随后归于沉寂。
小女孩的魂魄变得轻盈透明,她对着我,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身影渐渐淡去,如同融入了窗外的雨幕,最终彻底消失不见。
她去了她该去的地方,那栋困住了无数亡魂与故事的洋楼,今夜或许能迎来第一个真正宁静的夜晚。
我将那沉甸甸的墨玉匣,放在了多宝阁一个僻静却受尊重的角落。
那里,存放着许多无人解答的往事和无法安放的悲伤。
又一个子夜即将过去。
雨声未停,当铺内依旧流转着形形色色的执念。
只是今夜,这方寸之地,又多了一份来自不同时代的、沉重无比的宅怨之殇。
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或许永不会来的答案,但也仅仅是等待着,不再无休止地重复那绝望的一刻。
我摩挲着温凉的和光剪,望向窗外渐歇的雨。
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