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使命的代价 > 第249章 最后的准备

第249章 最后的准备(2 / 2)

与此同时,我强撑着精神,继续沿着这条危险的思路往下推演:“至于他绝境下的最终反应……以他深入骨髓的傲慢和对权力近乎病态的迷恋,直接选择自我了断的可能性,我认为不高。那太不符合他掌控一切的自我认知。他更可能会尝试……谈判。用他掌握的、可能涉及更高层级、更惊人内幕的秘密作为筹码,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或者至少,是一个相对‘体面’的结局。他可能会试图联系某个他认为还能在关键时刻施加影响的‘自己人’,或者,通过某种我们至今尚未监听到的、极其古老或前沿的隐秘通讯渠道,向外传递信息,制造舆论压力或政治混乱,把水搅浑。我们必须防备,他在被抓捕的瞬间,或者在被押解的途中,突然抛出某个足以引发地震的‘炸弹’。”

杨建国重重地点了点头,下颌线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显然我的分析与他内心最深处的某些隐忧完全契合。他立刻通过加密频道,对所有即将参与抓捕周秉义以及押解其他核心保护伞成员的队伍,下达了补充指令,声音冷峻如西伯利亚的寒风:“所有单位注意,这里是总指挥。最终警告:目标人物,尤其是首恶周秉义,在最终时刻极可能采取非常规、无底线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试图公开敏感信息、制造局部混乱、自残以博取同情,甚至可能挟持身边人员作为人质!各抓捕组,在控制目标后,第一时间进行专业、彻底的搜身,重点检查口腔假牙、衣领夹层、皮肤贴合处等可能藏匿微型通讯设备或速效毒药的位置!押解过程中,保持绝对物理与信息隔离,禁止其与任何无关人员,包括我方非核心成员,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技术支援组,对目标可能出现的核心区域及押解路线,实施全频段、高强度电磁压制与干扰,最大限度切断其一切对外联络可能!重复,这不是普通刑事罪犯,是极其危险、狡诈的政治阴谋家,必须用最高规格、最谨慎的态度应对!”

指令被迅速传达,频道内传来一片低沉而坚定的“明白!” 。整个行动网络的警惕性与应对等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间,在这种极致的专注、高速的运转和沉重的压力下,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天色,早已从黄昏最后的绚烂挽歌,彻底沉入了都市夜晚由霓虹与灯火编织的、看似平静的深邃帷幕之后。远方城市的璀璨灯海如同倒悬的星河,无声地诉说着世俗的繁华与喧嚣;而在这间与外界的浮华仅一窗之隔的病房指挥室内,所有人都在为撕破这繁华表象下最后一块、也是最顽固的脓疮,进行着读秒般的最终倒计时。

突然,陈曦那边的数据海洋中,似乎钓到了一条惊人的“大鱼”。她猛地抬起头,原本因疲惫而略显苍白的脸上瞬间涌上一抹激动的红晕,声音因极度的专注和发现的震撼而有些发紧:“杨局,林峰!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高度异常的隐匿点!” 她迅速将一组经过复杂算法关联后才浮现出来的数据链投射到主屏幕一角,“周秉义有一个档案记录为早年夭折的同胞妹妹,官方信息显示其无后。但我们通过交叉比对封存的旧式医疗记录、特定时期的民政登记碎片以及人口普查的模糊字段,发现这个妹妹在因意外去世前约十个月,曾在一家当时属于教会背景、现已不复存在的私人妇产医院,有过一次完全匿名的秘密分娩记录,产下一子,当时登记的父亲信息经核验为高度伪造。”

她顿了顿,快速切换屏幕,调出一个相貌普通、气质温和的男性证件照和相关履历:“这个孩子,后来被通过一个复杂的中间人网络秘密送养,养父母身份普通,背景干净,数十年来与周家毫无明面往来,甚至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身世。这个孩子,现年三十五岁,名叫李哲,是一名普通的市立中学语文老师,性格内向,社交圈子极其简单,生活轨迹规律得如同钟摆。但关键点在这里——”陈曦的声音陡然拔高,“就在我们监测到‘蜂巢’信号异常、‘蜂巢’出事前约七十二小时,李哲以‘家中急事’为由突然请了年假,其个人手机信号最后出现在城北靠近长途汽车站的一个基础设施老旧的居民区内,随后……彻底消失在我们的监控视野!与其同时,该区域周边几个无关的公共摄像头,在相近时间段内出现了短暂的、非技术性的故障黑屏!”

一条极其隐蔽、被埋藏了三十多年的“人质”线,终于浮出水面!周秉义果然留了这样一手堪称完美的暗棋!他控制了这个世界上可能唯一还与他有直接血缘联系、却又几乎无人知晓其存在的亲侄子,作为自己最后的、也是最恶毒的保命底牌!

“立刻定位李哲最后信号消失的精确建筑!派出最精干的便衣侦察组,化装渗透,确认其是否被软禁,具体位置,以及看守人员数量、装备情况!”杨建国当机立断,声音如同铁砧砸落,火星四溅,“行动时,A1组同步启动!但必须将‘优先确保李哲人身绝对安全’作为第一行动准则!必要时,可调整突击顺序,先行秘密解救!把这条补充指令,立刻嵌入最终行动方案!”

一条新的、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救援指令,被迅速而坚决地加入最终的行动蓝图。至此,最后一块可能存在的战术与道德盲区,被彻底照亮和填补。行动的最终蓝图,在变得无比清晰、周详的同时,也背负了更加沉重的分量——这不再仅仅是一场对罪恶的清算抓捕,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对无辜生命进行拯救的战斗。

所有信息都在汇流,所有单位都在进行最后状态的确认。杨建国站在指挥室中央,身躯挺拔如松,如同一位即将在决战的沙场上挥下总攻令旗的无畏统帅。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巨大的战术屏幕上每一个如同星辰般待命、闪烁着决心的光点,扫过陈曦那虽然疲惫却闪烁着坚毅与智慧光芒的脸庞,最后,深深地、如同进行某种庄严仪式般,落在我这个躺在病床上、几乎耗尽了一切,却仍以意志参与这最后一刻的灵魂身上。

“林峰,”他的声音低沉,却仿佛蕴含着崩山裂石的力量,在安静的病房内清晰地回荡,“我们……准备好了。”

我迎着他那沉重如山、却又托付着无限信任的目光,尽管身体虚弱得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散架,灵魂却在父亲林卫东那穿着笔挺警服、目光灼灼的虚影注视下,燃烧着最后也是最炽热的火焰。那目光中的期望与未尽的使命,如同穿越了时空的熊熊火炬,驱散了我所有的疲惫、痛楚和迷茫。

我用尽此刻生命残存的全部气力,挺直了一下脊背,迎着他的目光,用力地、近乎誓言般地点头。

“我也准备好了。”

我的声音很轻,如同叹息,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仿佛淬火后冰冷的钢刃,在这凝重的空气中,划下了最终的定音。

最后准备,已然就绪。

黎明之锤,蓄势待发。

只待那一声令下,便将撕裂这最后的黑暗,荡涤一切污秽,还这片土地以真正的、不容玷污的黎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