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使命的代价 > 第113章 财务秘密

第113章 财务秘密(1 / 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财务秘密

“流水线”系统的数据洪流,在我眼前昼夜不息地奔腾。成千上万的资产编号、规格描述、位置状态、时间戳,如同一条条冰冷的数字之蛇,在屏幕上蜿蜒游动,构成一幅庞大而精密的物流图谱。我的意识高度集中,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高效地执行着“引路人”交付的任务——核对账实,标记异常。我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敲击出稳定而规律的声响,眼神专注地扫描着每一行可能存在的差异:某批代号“白糖”的货物在“中转站delta”的扫描记录比系统入库时间晚了三分钟;一批标注为“工业配件”的货柜,其重量波动超出了标准容错范围;一个序列号模糊的“高价值样品”在“临时保险库Gaa”的停留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限……

这些细微的异常,被我一一标记、记录,并附上初步的技术分析(通常是系统延迟、扫描设备误差或流程疏忽等合理解释),定期汇总提交给那位素未谋面的直接主管——“库管”先生。我的报告专业、冷静,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完全符合一个恪尽职守、技术精湛的数据分析员的人设。我小心地规避着任何可能引人联想的探查,尤其是对特定序列号或特定类型资产(如可能用于存储数据的载体)表现出超常的关注。

然而,我的核心目标,那个决定性的流水号“K7-2023-11-28-074”,却如同沉入深海的针,在浩瀚的数据中杳无踪迹。我尝试了各种模糊查询、时间范围筛选、甚至利用“流水线”系统内部不同数据表之间的关联进行交叉验证,都一无所获。它似乎从未存在于这个物流系统,或者,在录入之初就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不可见的标签,屏蔽了常规的查询路径。这种挫败感像阴冷的藤蔓,悄悄缠绕着我的心脏,但我不能表露分毫。我知道,“算盘”和“引路人”的眼睛,正透过层层数据屏障,审视着我的一切操作。任何急躁、任何非常规的搜索模式,都可能点燃危险的导火索。

就在我对“流水线”的日常核查逐渐成为一种麻木的重复劳动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异常”,主动找上了门。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我正埋头于一批标注为“化工催化剂”的跨境运输记录核对。分析室的门禁系统发出了一声柔和的提示音,代表有非强制性的访客请求。我眉头微蹙,从数据流中抬起头。权限恢复后,除了“岩石”偶尔传递“山魈”那边的边界预警信息(通常与“赤道”模型优化相关),鲜少有人会来打扰。

我激活门旁的监视器,屏幕上出现了一张陌生的面孔。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熨帖的深蓝色西装,与基地普遍存在的战术或工装风格格格不入。他脸上挂着一种程式化的、略带拘谨的微笑,手里拿着一个轻薄的电子文件夹。

“猎隼先生?抱歉打扰,我是财务部的审计助理,您可以叫我‘账本’。”他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种会计行业特有的谨慎和准确。

财务部?审计?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财务,这是比物流更核心、也更敏感的领域!集团庞大的毒品利润,其清洗、流转、分配,必然有一套极其复杂和隐秘的体系。我之前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技术和物流层面,从未直接触碰过财务核心。他的到来,是例行公事,还是别有深意?

“请进。”我压下心中的波澜,语气平静地授权开门。

金属门滑开,“账本”迈着精准的步伐走了进来,他的目光快速而专业地扫过我的分析室环境,最后落在我身上,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但依旧显得刻板。“冒昧来访,猎隼先生。根据‘算盘’系统下发的跨部门协作指令,以及‘库管’先生这边的异常报告流转记录,我需要就您日前标记的‘批次A-77-09cK,序列号尾缀xJ系列’资产在‘枢纽站beta’的账实短暂不符事件,进行联合核对与情况说明。”

他提到的那个批次,是我前几天标记的一个小问题,一批高纯度原料在枢纽站的扫描重量与系统记录有极细微的出入,我当时给出的初步判断是称重传感器瞬时波动。这在庞大的物流体系中,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惊动了财务部进行跨部门核对?

我心中警铃微作,但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那个问题?我记得已经提交了初步分析报告,认为很可能是设备误差。”

“是的,您的报告很详尽,”“账本”点头,打开手中的电子文件夹,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表格和数据曲线,“从纯技术角度,您的判断概率很高。但是,猎隼先生,您可能不太了解财务流程的……严谨性。”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任何物理资产的账实差异,无论大小,在财务层面都首先被视为潜在的‘风险点’。它可能指向设备问题,也可能指向……管理漏洞,甚至人为的、意图掩盖的资产转移。”

他刻意在“人为的、意图掩盖的资产转移”上加重了语气,目光若有若无地观察着我的反应。

“所以,财务部的意思是?”我不动声色地问。

“我们需要进行一次数据溯源,”“账本”解释道,“不仅仅是物流系统的记录,还需要核对这批资产对应的原始采购订单、跨境支付凭证、以及它在集团内部‘贡献点’成本分摊系统中的初始估值和流转记录。确保从资金流出到实物入库、再到内部消耗或转移的整个链条,都是清晰、闭合且无矛盾的。”

他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他的电子文件夹,通过无线连接,向我的操作台发送了一个临时访问权限申请。“这是‘金库’财务子模块——‘方舟’系统的临时只读权限接口。我们需要调取这批资产相关的财务数据,与您的物流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希望您能协助我,从您专业的角度,确认物流环节是否存在我们未曾发现的、系统性的误差积累或逻辑悖论。”

“方舟”系统!集团的核心财务管理系统!我就这样……接触到了?

一股混合着激动与极度谨慎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这看似是一次针对微小异常的例行核查,但背后是否隐藏着“算盘”或“引路人”的又一次试探?他们想看看,一个技术专家在接触到核心财务数据时,会有什么反应?还是说,财务部内部本身也存在派系或问题,这次核查是借我这个“外人”来印证某些事情?

无数念头电光火石间闪过脑海。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关口,也是一个可能蕴藏着巨大机遇的窗口。

“我明白财务严谨性的重要性。”我表示理解,脸上露出配合的神色,“我会尽力协助核对。”我接受了临时权限申请,一个全新的、界面更加复杂、数据字段更加繁多的系统窗口在我屏幕上展开。

“方舟”系统,果然名不虚传。里面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科目、金额、往来方代号……与“流水线”系统注重实物轨迹不同,“方舟”记录的是资金的幽灵般的舞蹈。采购、支付、内部转账、成本分摊、利润提取……每一笔都与外部看似合法的公司、离岸账户、以及一些代号模糊的“合作伙伴”相关联。

“账本”显然对这套系统极为熟悉,他指引着我,快速定位到与“批次A-77-09cK”相关的财务数据。我们开始逐项核对:供应商代号“黑森林”的加密电子发票、通过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贸易公司支付的比特币流水记录、这批原料进入集团后,在不同部门间流转时产生的内部“贡献点”成本划拨……

我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一方面,我必须专注于“账本”提出的具体核对点,从技术角度分析物流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匹配度,给出专业意见;另一方面,我如同一个潜入宝库的小偷,眼角的余光贪婪地捕捉着“方舟”系统暴露出的庞大财务网络的冰山一角。

我看到了令人咋舌的资金流动规模,看到了层层嵌套的离岸公司结构,看到了利用加密货币、贸易融资、甚至艺术品买卖进行洗钱的复杂操作痕迹。这个网络的精密和庞大,远超我之前作为刑警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为毒品利润服务,更像是一个寄生在全球金融体系上的、贪婪而高效的吸血怪物。

在核对过程中,我刻意表现出对财务知识的“生疏”和对复杂资金流向的“困惑”,偶尔提出一些在外行看来合理、但在专业人士眼里略显幼稚的问题。比如,我会指着一条复杂的多方转账记录问:“这笔资金为什么先转到‘北极星信托’,又立刻转到‘深蓝航运’,最后才进入我们的账户?直接支付不是更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