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使命的代价 > 第85章 冷静应对

第85章 冷静应对(2 / 2)

祸水东引,借力打力。既然算盘在黑暗中冷静地观察着一切,那就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是谁在真正的解决问题、维护集团核心资产,又是谁在不顾大局、忙于争权夺利的内耗。他要让“黑隼”的这次看似凶险的发难,变成向算盘展示自己不可替代价值和对集团(或者说,对算盘本人)绝对忠诚的又一次绝佳机会。

“明白!”岩石的声音里充满了执行任务的坚定,“我立刻去安排,确保万无一失。”

通讯结束。分析室内重新归于沉寂。林峰缓缓向后靠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背上,闭上眼睛。右手伤处传来的阵阵抽痛,与他内心那片冰冷、坚硬、不含一丝杂质的杀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支撑他保持绝对清醒的平衡。他并不指望通过一次这样的精准反击就能彻底扳倒盘根错节的“黑隼”派系,但这足以形成有效震慑,打乱对方的节奏,拖延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向算盘传递一个清晰无误的信号——他“猎隼”,是来解决麻烦、创造价值的,而不是制造麻烦、消耗资源的。

几分钟后,他重新睁开眼,开始专注地处理那份“数据流优化提案”。他将其中几个关键节点的数据缓存阈值和清理触发条件,做了极其细微的、看似完全是为了提升响应速度和无害的调整。然而,这些调整在系统长期高负荷运行下,会在一个非常特定的、可预测的数据拥堵场景中,引发一个微小的、可逆的、但会被“导航员”风险模型标记的数据包冗余累积告警。而这个告警模式,恰好能与他之前提交的、关于历史风险关联报告中提到的某种“潜在陈旧协议数据溢出漏洞”形成隐晦的、技术层面的遥相呼应。

这是一个精心准备的饵。如果“黑隼”的人急于求成,或者想借此提案攻击他技术能力存在缺陷、方案考虑不周,就很可能会忽略这个深度隐藏的逻辑陷阱。届时,他不仅能轻松化解对方的攻击,还能进一步向算盘佐证自己那份“风险预见性”报告的前瞻性与重要性,以及自己维护“幽灵通道”绝对安全的“良苦用心”。

将这份暗藏机锋的提案发送给相关负责部门并抄送“算盘”后,他重新将全副注意力放回到“历史资产风险关联评估”上。算盘授予的临时权限窗口期宝贵,他必须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榨干每一秒的价值。

这一次,他的调查目标更加明确,指向性更强,同时也更加危险。他不再满足于广撒网式地搜寻与“圣约柜”或“S-K”代码相关的泛泛信息,而是开始尝试构建一个更加具体、更具攻击性的推理模型——一个关于二十年前,那笔打着“特殊内核”标记的资金,是如何通过“阿尔卑斯信托”(Graf)进行初步汇集与伪装,经由“凤凰遗产”等中间实体进行复杂流转,最终注入“圣约柜私人银行”那个黑洞般的保密账户,以及,这笔被如此大费周章隐藏的资金,其最终的可能具体用途是什么——是用于支付某项见不得光的“服务”?是购买某种足以改变局面的“筹码”?还是……为了永久地封住某个或某些人的口?

他调用Level 7权限,以构建“高风险资金流向预测模型”为名,调取了集团在那个时间段内,所有与欧洲、特别是与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等保密天堂有关联的、非经常性的大额支出与投资记录,分类涵盖了“高端咨询服务费”、“特定地区政治献金与关系打点”、“特殊物资与装备采购”、“前沿或冷门技术专利收购”等一系列模糊且易于操作的科目。他像一名在黑暗考古学领域孜孜不倦的学者,在数据的残垣断壁与经过精心粉饰的财务报表废墟中,小心翼翼地筛选、拼接、验证着那些可能指向历史真相的碎片。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并且每一步都如同在“导航员”那无处不在的冰冷注视下,于万丈深渊之上的钢丝绳行走。他必须让自己发出的每一个查询指令,输入的每一个筛选条件,都看起来完全符合那个宏大的、为了集团未来安全着想的“风险评估模型”数据收集规范,不能有丝毫偏离。

时间在高度专注与极致危险的双重压力下悄然流逝。外界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因为“黑隼”派系的公然行动而似乎愈演愈烈,一些原本持中立或观望态度的中层人员,在通道或餐厅与他擦肩而过时,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明显的闪烁、探究与下意识的疏离。但林峰对此完全置若罔闻。他如同席卷基地的信任危机风暴眼中那座孤绝的礁石,任外界波涛如何汹涌拍击,我自岿然不动,冷眼旁观。他甚至主动减少了在基地公共区域的露面频率,将自己更深地埋首于闪烁着幽光的屏幕与浩瀚的数据海洋之后,全身心地营造并巩固着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扑在任务与效率提升上”的、典型的技术偏执狂与工作狂形象。

这种异乎寻常的、近乎绝对的冷静与专注,在某些尚存理智的观察者看来,是底气十足、身正不怕影子斜的表现;而在那些已被煽动或本就对他心存芥蒂的人看来,则更像是孤注一掷前夜的死寂,或是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平静。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当林峰正在对一条关于某次“高额跨境古董拍卖支付”的、收款方信息存在明显矛盾的异常记录进行深度关联与溯源分析时,他的个人终端,收到了一条由“算盘”直接发送过来的、未经过“导航员”系统常规流转与记录的简短加密信息。

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话:

“内部噪音,已处理。专注通道,勿分心。”

没有署名,没有前因后果的说明,更没有多余的标点符号。

但林峰看着这条仿佛凭空出现的信息,缠着厚厚绷带的右手,缓缓地、坚定地握紧,伤处传来的清晰痛感,让他嘴角那丝微不可察的、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冻土的笑意,变得更加深刻与清晰。

他明白了。“黑隼”的这次蓄意发难,结束了。算盘用他特有的、不容置疑的方式,表明了态度,清理了战场。他暂时安全了,并且,成功地利用这次危机,为自己赢得了更为宝贵的、不受过多干扰的行动时间与战略空间。

他关掉信息界面,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系统通知。重新将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投向主屏幕。那条关于“匿名古董拍卖”的异常资金记录,经过他层层剥离与分析,最终指向了一个注册在瑞士日内瓦、名为“美第奇艺术基金会”的非营利机构。而调取该基金会尘封的早期创始资助者名单,一个经过多重代持与匿名处理、但在特定交叉验证下依然显露出模糊轮廓的代号,引起了他高度的注意——“L.c”。

Lion(狮子)… (王冠)? 还是……某个名字的缩写?

新的线索,如同在无尽黑暗的旷野中偶然瞥见的、一闪而过的萤火,微弱,飘忽,却带着一种执拗的、不肯熄灭的光芒,固执地亮着。

林峰深吸一口气,将那在胸腔中翻涌的、复杂难言的情绪——那刻骨的悲痛,那滔天的愤怒,那冰冷的仇恨——再次强行压缩,封存于心底那座由意志锻造的、坚不可摧的基石之下。它们不再是无序的、可能反噬自身的破坏性能量,而是化作了驱动他在这条遍布荆棘、谎言与死亡的卧底之路上,继续坚定前行、直至终点的、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动力源。

他移动鼠标,光标精准地点开了关于“美第奇艺术基金会”及其关联方“L.c”的深层加密档案访问请求。

狩猎,从未停止,也永不会停止。而他,已彻底准备好,去进行一场更加漫长、更加隐秘、也更加致命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