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新都(2 / 2)

殿外的风送来花香,那是御花园里新开的桃花,今年的春天,不仅带来了新的生命,也带来了终结战乱的希望。

等桃花落尽,秋收到来,他将带着大周的铁骑,踏平漠南,让饱受草原人凌辱近二十年的漠南再度回归中原怀抱……

隆宣五年的夏风带着燥热,吹进立政殿时,卷来了一份让白洛恒等候已久的奏报。主持修建东都的工部尚书赵德全,用颤抖的笔迹在折子里写道:“新都平襄城宫阙、衙署、民居皆已竣工,护城河贯通南北,城墙高数丈,砖石坚不可摧,只待陛下圣令,便可迁都。”

白洛恒展开奏报的手微微发颤,他想起四年前力排众议决定迁都时的场景,老臣们跪在殿外哭谏,说“建安乃龙兴之地,不可轻动”;地方官奏报“国库空虚,恐难支撑”;连裴嫣都曾轻声劝他“此事太过劳民,是否再等等”。

可他知道,建安城地处中原腹地,离北疆太远,一旦漠北铁骑南下,消息传到京城时,边军早已腹背受敌。而平襄城扼守南北咽喉,东望齐鲁,西接关中,北通漠北,南达江淮,正是定都的绝佳之地。

“好!好!”白洛恒将奏报拍在御案上,案上的镇纸被震得跳起。

“传赵德全入宫!不,朕要亲自去平襄城看看!”

三日后,一支轻骑护卫着白洛恒的銮驾驶出建安城,沿着新修的驰道向东疾驰。

驰道由青石铺就,宽阔得能容六马并行,两旁的白杨树刚栽下两年,已长得笔直,像两列肃立的甲士。

行至第七日,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道灰色的巨墙。

那便是平襄城的城墙,高数丈,用太行山的青石砌成,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作为前两朝的古都,整座城散发着一丝古老的韵味……

“陛下,那就是朱雀门!”

赵德全骑着马跟在銮驾旁,指着城墙中央那座最高的门楼,声音里满是自豪。

“门楼上的铜凤,是用三万斤黄铜铸造的,展翅有三丈宽,风吹过时,凤嘴里的铜铃能响遍全城!”

白洛恒下了銮驾,走到城墙下,伸手抚摸着冰凉的青石。

石缝间的糯米灰浆坚硬如铁,那是工匠们用糯米、石灰、桐油混合而成的秘方,能让城墙百年不塌。

他抬头望向城头,几名士兵正背着弓箭巡逻,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光,远远望去,像镶嵌在城墙上的星辰。

“城里如何?”白洛恒问道。

“陛下随臣来。”赵德全引着他走进朱雀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朱雀大街笔直通向皇宫,宽得能容十马并行,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青瓦白墙,屋檐下挂着红灯笼,虽还无人居住,却已能想象出日后的繁华。

皇宫位于城中央的高台上,由于经过前面楚家几位皇帝的连续修建,皇宫看起来倒也一点都不比那建安城的皇宫差,甚至由于古都带来的影响,甚至看起来都要比那建安城的皇宫要霸气……

朱红的宫墙环绕着,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