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了全球顶尖的年轻音乐家前来角逐,正是这座城市年度音乐盛事之一。
何雨天几乎没有犹豫,让手下以最快速度弄来了报名表。
报名项目——钢琴。
消息一出,简直在小小的参赛圈子里投下了一颗炸弹。
一个华人?一个名不见经传,据说主业是做生意,甚至可能是个厨子的华人?
要来参加维也纳最高水平的音乐比赛?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报名处的工作人员看着何雨天的资料,眼神里的轻蔑几乎不加掩饰:
“先生,您确定您了解这个比赛的性质吗?这是专业的,顶级的赛事,不是社区文艺汇演。”
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看到何雨天这个东方面孔,更是毫不客气当面嗤笑起来。
“嘿,看哪,又一个来自东方的投机者,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
“大概是钱多烧的吧,想来蹭个名声?”
“听说他们连钢琴有几个键都认不全,只会弹那种叮叮当当的奇怪调子。”
“组委会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人报名?这是在拉低我们整个比赛的水平!”
甚至有一位自视甚高的组委会成员,特意找到何雨天入住的酒店,试图劝退他:
“何先生,我们欣赏您对音乐的热情。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个比赛更是为最杰出的专业人才准备的。”
“您的……背景,似乎与此相去甚远。为了避免您在现场遭遇难堪,我建议您主动退出。这关乎您的体面,也关乎比赛的严肃性。”
何雨天只是平静看着对方,用流利的德语回答:
“我的体面,不需要靠退出维持。比赛的严肃性,将由我的演奏来证明。”
“请问,比赛规则里,有禁止商人或者华人参赛的条款吗?”
对方被噎得无话可说,只能悻悻离去,眼神鄙夷更甚,“真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
预选赛当天。
何雨天穿着一身中式立领礼服,走上舞台。
台下,是清一色的西方面孔,评委、观众、被淘汰或等待上场的选手。
念力扫过。
他们情绪复杂,有好奇,有漠然,但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怀疑,和等待看笑话的优越感。
何雨柱坐在观众席角落里,拳头紧握,比他自己做菜被人质疑时还要紧张。
何雨天在斯坦威钢琴前坐下,闭眼凝神片刻。
念力流转,灵触暗蕴。
他选择的曲目,是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当第一个沉重的和弦从他指尖迸发时,台下细微嘈杂声瞬间消失。
那声音,仿佛不是来自钢琴,而是来自灵魂深处。
庄重、压抑、却又蕴含着无比强大的抗争力量。
每一个音符都精准无比,每一处强弱对比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
更可怕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感染力,如同无形的潮水,随着音乐弥漫开来。
一浪接着一浪冲刷着了所有人心灵。
评委们脸上轻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惊。
观众席上的窃窃私语变成了倒吸冷气。
那些原本准备看笑话的选手,张大了嘴巴。
这怎么可能?一个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