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刘政委的“安排”(2 / 2)

中午休息时,沈棠和老师傅在机房外走廊里边吃馒头边闲聊。

老师傅感慨:“这老设备用了十几年,毛病越来越多,比不上现在的新家伙了。听说刘政委很重视通讯保障,要求我们这次彻底排查隐患。”

沈棠附和道:“是啊,通讯是神经中枢,不能出半点差错。” 她心里却想,刘政委对机房的“重视”,恐怕不止于设备维护这么简单。

下午继续检修。在清理一个存放备用零件和旧日志的角落柜子时,年轻战士搬出一摞落满灰尘的登记簿。“师傅,这些旧本子还要吗?占地方。”

老师傅翻看了一下:“都是七八年前的设备巡检记录了,没啥用了吧?请示一下上面,看能不能处理掉。”

沈棠心中一动,走上前:“我看看。”她接过那摞沉重的、用牛皮纸做封面的登记簿,随手翻开最上面一本。里面是用钢笔工整填写的日期、设备编号、巡检人签名。字迹因年代久远有些褪色。

她不动声色地快速翻阅着,目光扫过一栏栏签名。突然,她的手指在一个名字上微微停顿了一下——李建国!那个在赵青山发病前请假去林场附近“探亲”的仓库管理员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五年前一本通讯设备巡检簿的巡检人栏里!当时的李建国,还不是仓库管理员,而是通讯连的一名普通技工?

这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事变动痕迹。但沈棠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协调:一个通讯技工,后来调去了相对技术含量不高的仓库管理岗位?虽然这种调动在部队也常见,但结合李建国那次“巧合”的探亲地点,以及赵青山案,这个看似普通的过往记录,似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她没有声张,将登记簿合上,对老师傅说:“都是过期资料了,按规定应该可以销毁了。” 心里却记下了这个细节。

检修工作按时完成。小组向通讯连长做了例行汇报,表示设备运转正常,隐患已排除。沈棠的报告和其他人一样,简洁、专业,没有提及任何与赵青山案相关的猜测或发现。

晚上,陆铮问起机房检修的情况。沈棠把过程简单说了,最后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哦,对了,今天看到一本旧登记簿,没想到仓库的李干事,以前还是通讯连的技术兵。”

陆铮正在倒水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向沈棠:“李建国?他以前是通讯兵?”

“嗯,登记簿上是这么写的,五年前的事了。”沈棠语气平常。

陆铮没再说话,默默喝了口水,眼神却变得深沉起来。李建国这个原本在报告中只是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因为这次“偶然”的发现,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普通了。刘政委安排沈棠去机房,是真的巧合,还是……有意让她看到那本旧登记簿?这位新政委的每一步棋,都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