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确凿证据和政策的强大攻势下,
尤其是当审讯人员看似不经意地提及“掌柜”、“老四”等代号,并点出砖瓦厂死信箱的细节时,“灰鼠”的心理防线出现了松动。
他最终交代,
自己确实是受“掌柜”遥控指挥,
但与“掌柜”从未直接见面,
指令通过多个死信箱层层传递。
他只知道“掌柜”在基地内部能量很大,
消息灵通。而那个砖瓦厂死信箱,
他只知道是用于传递指令和接收简单情报的节点之一,
每次放置或取走物品,都有特定的安全信号,
比如墙角石块的位置变化。
关于“老四”,
他只知道是“掌柜”手下负责外部联络和具体行动协调的人,
同样神龙见首不见尾。
老田这条线,价值凸显出来。
他虽然级别低,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但他作为司机,
活动范围相对自由,
听到、看到的零碎信息不少,而且他传递情报的方式相对固定砖瓦厂死信箱。
保卫处决定,在不惊动“掌柜”的前提下,秘密控制并逆用老田。
由经验丰富的侦察员伪装成“老四”的人,
继续通过死信箱向老田下达一些无关紧要或经过篡改的指令,
观察“掌柜”或其网络其他环节的反应,
同时严密监控老田接触的所有人和事,试图顺藤摸瓜。
沈棠没有直接参与审讯和逆用计划,
她的主战场依然在技术和项目本身。
但她始终密切关注着案件的进展。
陆铮会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
向她通报一些不涉及具体侦查手段的整体情况。
听完老田和“灰鼠”的交代,
沈棠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敌人的行动环环相扣,
从周晓芸的情报搜集,到试验场的精准破坏,显示出极高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但老田这个环节,
暴露得似乎有些……“顺理成章”?就像是被故意推出来吸引火力的靶子。
那个神秘的“掌柜”,
真的会如此依赖一个容易被胁迫、且岗位并不核心的司机吗?
她再次审视整个事件链,
目光落在了试验前那份被故意泄露的、带有细微偏差的假情报上。这份假情报,目的是引蛇出洞,也确实引来了“灰鼠”的破坏行动。
但反过来想,“掌柜”难道就没有可能将计就计,利用这次“失败”的行动,来掩护更深层、更隐蔽的图谋?
比如,故意牺牲“灰鼠”和老田这条线,
来验证保卫处的侦查能力和反应模式,或者……掩护另一条更重要的情报渠道?
这个想法让沈棠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眼前的“突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甚至可能是敌人精心布置的迷魂阵。
她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陆铮,
提醒他调查工作务必多线并进,不能完全被老田这条线牵着鼻子走。
陆铮高度重视沈棠的直觉。
他指示保卫处,在围绕老田进行逆用的同时,
扩大侦查视野,对研究院所有部门,
特别是那些看似清闲、不易引起注意,
却又可能接触到各类信息的岗位,进行更细致的背景复核和日常行为观察。
一时间,研究院里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
人们照常工作、学习,但彼此的目光中,
似乎都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食堂里,闲聊的话题变得谨慎;
办公室里,加班的人也似乎多了起来。